aNobii

2006年9月7日 星期四

模糊的過去

當我每次回到那段日子時
心裡總是有著許多複雜的情感

如果要認真來說
那時候的心情 才能真正算上初戀
畢竟那時的我
第一次遇上一個真正想要全心去呵護的人
一切的一切 都是顯得那麼珍貴
美好到讓我無法想像 後面為何會發展成如斯田地

我始終不知道 那時候到底發生什麼事
到現在都還不知道

我一直在追逐著她的情緒
有時候昨天還好好的 突然颱風就登陸了
甚至前一秒還有說有笑 後面一秒臉色馬上就沉下來
手毫無準備的被甩開 從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不管如何關心 如何的體諒包容 用盡所有的辦法
好一點的就是沉默 相應不理
不然就是冷言冷語 甚至是怒斥
從那時候 到分手 到現在
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天殺的怎麼一回事

從!來!都!不!知!道!

妳永遠沒辦法體會
這對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摧毀我的自信 推翻我的尊嚴
我否定了自己的一切 在那時候

就算到後來逐漸恢復
這件事還是一直在我心中無法釋懷
也連帶影響後來我對感情的態度
到底是在搞什麼!?

到現在 對於這件事情
我想到時還是會生氣

是的 我還在生氣
還在生氣

2006年9月6日 星期三

命運好好玩



我不喜歡說這是一部喜劇片
因為裡面給人的感受
其實有些沉重 在中後段時

這部片的主軸是在講述
男主角拿到了一個可操控任何事物的遙控器
包括時間和空間
一開始 他以為得到了一切
然後呢?

和阿猴看著這部片時 其實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
我們的心態其實跟片中的男主角有像
如果我們身處在工作之中
那一定是到結束以後 才會準備讓心回家
那時候在學生會的時期
每個人都是一樣 總是特別的忙
沒時間好好吃頓飯
沒時間接近課本去翻開他
沒時間好好睡一場覺
那時候的我們 和男主角一樣
認為自己正在完成目標 朝它努力
姑且不論其他的人怎麼想 唯有在身邊的那個人
應該是最了解我 最應該要體諒我的

可是看完電影以後 其實我有點改變的感覺
男主角的妻子 其實並不是不了解
她也是有在做許多支持和鼓勵的行為
但是卻因為丈夫的自以為是 而到最後被迫不得不離開
她是有做過努力的 她有做過

我當初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
我這樣子想著

雖然當初在我最忙時 對於感受不到支持
反而得到潑冷水甚至更有甚之的傷害
我的確是感到十分心寒 也讓我一步步抽出我的感情
但是對於這種局面 我應該也要負上一些責任
只顧追求自己的目標 完全忽略了被冷落的感受
然後一味的要求對方要體諒

其實我也不應該這樣子的 那時候的我 也有錯
對於後來發生的結果

我很高興能看過這部影片
它的內容轉變了一些我原始的想法
雖然過去的事 已經無法對那些錯誤彌補什麼
但是如果至少能在這之後
不要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不要再讓歷史重演的話

那我想就值得了

同床異夢



這部電影與一般的愛情文藝片相較
算是題材比較特殊的一部作品
整部片在描寫的並非情人之間的相處
而是情人分手後的糾葛 就如英文片名一般

其實影片的內容讓我產生滿大的共鳴
裡面的男女主角的心路歷程
都曾經發生在我跟小蝸牛的身上
因此在看這部片的時候
內心的情緒會隨著劇情的發展起伏
常常他們在吵架的時候
會有種在電影院中站起來大聲喊停的衝動
畢竟曾經走過這種情境 看了就覺得心煩意亂

片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
是女主角被告白後的回應

『我覺得我沒有辦法再繼續付出了』

這句話 曾經一模一樣的 從我的口中說出
那種感覺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的
可能是害怕了 可能是感情已經在長久的灰心中消磨殆盡了
可能有其他很多的可能

過去的事就過去了 就像之前那裝滿卡片的盒子
無論當時有多麼的珍惜 一但過了 就該丟了
留著徒然佔空間 唯一的收穫是 每段感情的結束 
都讓下一段的過程更加平順
隨著經驗值的累積 彼此對待感情的態度也會越來越理智
到最後就會變成一個完人了(這是友維說的)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看書

從這個暑假開始 就規定自己 
除了正式的課程以外
每個月都要看一本到兩本閒書
其中並沒有特別去定位書的種類或內容
只是想讓自己接觸一些比較有用但是不具壓力的東西

小時候的我很愛看書
每次下課的時候就坐在教室旁邊
看著大家一起捐的故事書
老師還以為我是自閉兒 到我家做家庭訪問
弄到後來家裡還規定 每天要有四節下課要到外面玩
只是不知道何時 這個好習慣逐漸被我遺忘

後來會重新拾回這項興趣 其實是受到阿達的影響
當初阿達跟我們說 他很愛看書的時候
其實我們一直覺得他在唬爛
你自己看看 一個色成這樣的人
每天出去工作或是玩自排都可能來不及了
怎麼會有時間看書呢?
(看A書的話我就相信了)

到學生會結束以後 
大家開始用其他的方式去聯繫感情
因此後來我會習慣去收看幾個人的網誌
那時我才發覺 阿達這個人是真的會看書的
而且看的書都還頗有深度

而且之後發覺 阿達會隨著他想做的事情
去選擇它所購買的書目
有一次去他家 看到書櫃上一格滿滿的商業書籍
我頓時覺得自己很混
隨著他想創業 開網路公司
買的書籍也不斷轉變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棒的感覺

他總是這樣 選定了目標
就不斷的朝那個方向充實自己
雖然目標有時會調整
但是每個階段的收穫都是彌足珍貴

看他網誌上一篇篇的讀書心得
不知不覺的也讓我想要多看點書充實自己
所以在上學期期末考結束以後
就跟肚子借了《從A到A+》來看
(一個企管系的學生找中文系的借商管叢書?實在很丟臉)
看完以後 接著找出之前買了 但都沒仔細看的書
一本一本的重新翻過
慢慢的找回那種看書的樂趣

今天剛買了《企業巫醫》
厚厚的一本 可能要看上兩個禮拜
然後心裡暫定的書單還有
Jack Welch的「致勝」和之前很熱門的「藍海策略」 
每看完一本書 寫完一篇心得
就有種自己又學到了多一點東西的感覺

2006年9月2日 星期六

經濟大師不死

More about 經濟大師不死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滿豐富的
它主要是在闡述各家經濟學的理論
並且依照年代的順序排列
因此閱讀的時候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理論如何隨著時代及社會價值觀而演進

裡面讓我較為印象深刻的
就是Marx的共產主義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
很多人會把共產主義和極權主義畫上等號
但是相對於理論的基本來講
其實是大相逕庭的
讀完這本書會發現
Marx其實比任何人都還注重公平同等

其中還有像是Adam Smith的勞動分工論
Malthus的人口爆炸論
Ricardo的放任市場論
Marshall的邊際思想
到Keynes與貨幣學派的貨幣政策之爭

雖然許多理論尚未被證實是完全正確的
應該說 到目前為止
仍然沒有一個完美的經濟理論
可以用來完美解釋所有的市場現象
但是看完這本書後
其實可以對經濟學這個領域的精神以及目的
都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