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基業長青

More about 基業長青
這本書被評為《從A到A+》的續集
如果《從A到A+》是在探討如何使公司由優秀到卓越
那《基業長青》就是在告訴你如何使卓越的企業源遠流長
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永續經營

書中提出了許多永續經營企業共有的特質
其中貫徹全書的 就是「核心價值」的概念
在座者的研究當中發現 每個基業長青的企業
都擁有一份屬於自己 且凌駕於利潤之上的價值觀
像Disney希望「帶給所有人快樂」 Ford想要「讓汽車普及化」
這些使命雖然需要利潤做支援 但是卻都非企業所追求的主要目標

另外就是在創業的部分 許多基業長青的企業在草創時期
其實都沒有足夠的準備和計畫
而是在不斷的嘗試 不斷的失敗後 才找出適合的發展區域
電子產業中佔重要地位的SONY
誰想的到當初他們落魄到必須賣味噌?
相對於書本裡面對照公司幾乎初期就大發利市
基業長青的企業都顯得坎坷不已
這個發現對於具有創業家理想的人 是相當鼓舞的
畢竟一間成功的企業 並不代表一開始就是完美無缺的

其中最特別的觀點在於領導與組織的觀念
作者發現 對基業長青的公司來說 領導者並非最重要的元素
公司要能永續經營 重點在於健全的組織結構和明確的核心價值觀
當然領導者並非無關緊要 書中也有說到
為了貫徹組織的價值 領導者強烈建議由內部進行訓練產生
但即使領導者庸碌甚至腦殘 
完整的組織營運模式跟核心價值還是能維持組織的運作甚至修復損害

將《基業長青》配合著《從A到A+》看
會讓人完整了解一間公司成功經營的法則
雖然書中的個案公司眼下可能有些不若以往光榮
但是卻仍穩定且屹立不搖的繼續運作著
對於企業管理概論有興趣的人 這本書真的要好好看完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景勛打退伍

這次打退伍 最遠道而來的應該就是台奇了
拚著高鐵的速度 九點多就早早到了高雄
讓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 跟著他一同起了個大早
看他這樣不辭艱苦 無論如何都要幫景勛打退伍的心意
讓我在心中確定 我上次的義氣之舉
已經在他們的心中 立下了一個良好的典範哪~

小本還是沒來 聽說這次是去參加一個急救訓練營
對這個理由 其實大家後來都坦然的接受了
畢竟以小本那種教官的體格跟需求
身為他的女朋友 的確是天天都有需要急救的
在大家的眼中 小本真的是在盡心盡力的想拯救他的棋子!
只是在沒義氣這個部分 我們還是不得不幫他畫上一撇

睿哲因為放假時間搭不上 所以沒辦法出席
但是他很夠意思的 打電話來跟景勛還有阿達聊上了好一陣子的天
只是後來聽到 他們要去跟國北師的女生辦聯誼
所有的人又翻過去了
這個人已經不是在當兵 而是在參加軍事夏令營了
玲玲 管一下你老公 還有趕快讓離開台灣吧
今年的颱風已經夠台灣用的了

景勛可能是全台灣最不爽的老兵
在退伍的前一刻 還被抓去做教育召集
被當成菜兵一樣到處使喚
跟台奇後來每個禮拜回營懇親的爽樣比起來
除了為他掬上一把同情淚以外 也只能盡量的幫他吃打退伍
來表達我們心中無限的同情和憐憫

打退伍這件事 其實已經開始慢慢變成另外一種大團圓的模式
畢業以後四散各地的每個人 在這種場合下都會盡量的出席
許多好久不見的夥伴 笑談著彼此的生活
飯桌上有的是有說不完的話 和數不盡的滿足
在這個生冷的世界裡 每次都添上了一筆額外的溫暖

景勛可能是我的朋友裡面 最要好的一個
他的話不多 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他難以親近
但是跟他相處交心後 可以慢慢感受到
他所擁有的那一份特有的熱情
跟他出去的時候 彼此的想法跟思路其實是能共鳴的
所以講起話來總是少了一份顧忌
對我來說 這種朋友可能一雙手都有剩

他一向是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 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哲學
但是在面對步入社會這個關卡時 也不可免俗的會感到徬徨
只是不管是繼續升學 或者是先行就業
相信他都有辦法在下定決心後 好好的走過他所選擇的那條路
也可以在路上找到一個不錯的女人(我會去高餐看看的)
這是身為朋友對他的信心 也是給他的一份祝福



肝膽相照呀~!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國慶煙火

今年的國慶煙火是在大鵬灣
大概在屏東的東港那一帶 離我的老家相當近
那天和景勛兩個人 基於不同的理由
同樣的在國慶日想不到可以做什麼
兩個大男人 就在這種渾渾噩噩的情況下
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過去 只為了看一個小時的煙火

煙火的高度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高
從南平那個方向看過去 可能連仰角30度都不到
在我的想像中 國慶煙火這種大東西
至少要能看到仰角45度以上才是夠排場的
有些花樣滿特別的 像是五瓣梅花或是土星之類的形狀
其中有一種是爆開以後 它的火花會比一般來的細緻持久
然後從天空慢慢慢往下飄落 看起來跟就像一條金黃色的瀑布
相當的漂亮 對有閃光的人來說可更有氣氛
而那種打滿整個天際的大絕 當然也是不可免俗的
在最後接連放了好幾顆 讓人打從心中覺得痛快

整場煙火看下來還算精采 只是那天的天氣太平靜
沒有足夠的風 導致煙火打上去以後 煙霧都停留在原處
讓後來有大概1/3左右的煙火都被煙霧給悶住了 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兩個人站了一個小時 聊的東西也沒什麼重點
講到一些有關「世人必須被拯救」的話題
只能說 學生會的嘴 也是不可免俗的賤

等到結束以後 兩個人騎著一台機車
在車陣中塞了將近50分鐘 灰頭土臉的從東港出來
由於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實在乏味
兩人開始打量身邊許多坐在閃光後座的女生
討論哪一個的腿比較有線條 哪一個的肉已經擠出來了
有遇到彼此都覺得可能是正的 就超車過去 再轉頭觀察下結論
兩個無聊男子就這樣一路上把無聊當有趣
風塵僕僕的回到了高雄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QBQ!的5項修練

More about QBQ的5項修練
很久沒看點閒書了
之前有好一陣子 都看不下書
拿起來就覺得很煩 完全不想去碰
昨天在等景勛的時後 一時起意跑去逛誠品
本來想說隨手拿的這本小書 翻一翻打發時間就算了
誰知道不知不覺的 就把他看完了

這本書算是《QBQ!問題背後的問題》的實踐篇
裡面提出了五個優勢定律 是作者認為實踐QBQ原則的不二法門
裡面有:
  1. 學習:透過積極的個人成長與改變 活出有意義且有活力的人生
  2. 負責:成為解決問題的人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而達到目標
  3. 創意:即使受到現有框架的局限 也能找到達成目標的新方法
  4. 服務:幫助他人成功 累積留給後人的無形財富
  5. 信任:發展出令人喜悅的深厚關係
    其中讓我比較能感同身受的 是在信任的部分
    在內容中有提到 一段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
    但是要被摧毀 卻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
    我對解釋這個玩意是還滿厭煩的人 也討厭別人問東問西
    所以有時候如果自己知道 某些事情會引起他人的好奇或疑慮
    最常的作法就是找個比較簡單的理由搪塞過 或是乾脆不說了
    前幾天去陪朋友 也是找了個班上辦活動的理由出門去了
    如果給家裡知道我只是為了一個女生就衝出高雄
    可能當我回家的時候 家裡已經堆了滿房子的問號在等我了

    只是這樣子的做法 還是會定期在一些事情上被抓包
    所以就更容易被問東問西 要弄起事情來也更加的不方便
    彼此的信任感受到破壞 要重新建立起來 真的還頗花工夫
    只是如果要說 為什麼我要在一些好像看起來沒怎樣的事情上說謊
    可能是因為 我已經打從心底 不相信聽我說的人能了解了吧

    有時候會覺得 事情看多了 走多了
    變得世故了 可能比較懂得保護自己了
    但是卻也越來越不相信人 孤僻的個性越來越明顯
    連做表面功夫的心情都沒有
    但是也沒什麼要改的想法 實在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新生入學

    從來沒有想過 成為研究生後
    自己反而開始跟國中生做一樣的事情
    衣服不穿好 然後躲在廁所抽菸

    高餐的制服是硬性規定的穿襯衫打領帶
    但是襯衫本身就已經不是什麼透氣的衣服了
    加上要扣上最後一顆扣 再用領帶拉緊
    真的很悶 我每天都流汗流得像個男子漢一樣
    撐了兩天後實在受不了了
    開始像難搞的國中生 只要到教官出現率低的地方
    就迅速的把衣服下擺拉出來 扯鬆領帶 再把扣子打開
    軒正說我看起像丐幫 其實我覺得比較像失意業務員

    菸的部分 其實有比較習慣了
    高餐校園內是全面禁菸的 包括研究生在內
    之前聽說有一個在職專班的在廁所被抓到
    最後下場跟一般生一樣 被抓去寄了一支大過
    這讓我很難鼓起勇氣在學校裡冒險
    變成現在每次要抽菸的時候
    都要花個三四分鐘 跑到校門口外面的人行道去
    等到解決了再跑回學校繼續看書
    每天這樣跑來跑去 搞得現在警衛都認識我了
    實在是很尷尬

    高餐其實是間不錯的學校
    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學校整體的資源感覺就比東華豐沛很多
    學生的感覺也相當有活力
    每次從圖書館走出來的時候
    都會看到夜晚的校園充滿了學生的活動聲
    對我來說 其實能在這間學校念書是幸福的
    只是它的規定 讓隨性慣的我感到些許的不自在
    可能我還得花些時間 去趕快習慣它

    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人性

    又有一個朋友分手了 這讓我再度的震驚
    兩個人被分手的原因幾乎一模一樣
    都有想要人陪 都覺得太累
    說分手只是想要自由 並沒有其他人的介入

    說真的 我不太信這套說詞

    這是很人性化的問題 只是有點殘忍
    在我來看 一個人如果這麼怕寂寞 這麼渴望慰藉
    基本上 是不會把遠方的另一半給輕易放手的
    因為如果真的分手 原本已經寂寞的環境
    只會變得更加無依無靠了
    因此 如果這時候 寂寞的一方反而提出了分手
    最大可能就是

    另外有選擇出現 並填補了原本無法填補的寂寞

    這很殘忍 只是人總是被人性所支配
    我對人性的表現沒有太大的反感 人人都是這樣
    但只是我覺得當在順從人性的時候
    有一些責任和罵名 是該負責的
    我相信提分手的人勢必也不好受 但是心理準備一定比較多
    已經把對方的心剖成兩半 還希望對方去舔自己的擦傷
    連悲傷或憤怒的空間都毫無退意
    說真的 很不厚道 而且挺垃圾的

    站在朋友的立場 如果對方傷心之餘
    仍然願意相信彼此的美好 那我選擇去支持朋友的希望
    只是我並不純情 也沒有感情的負擔
    相對於當局者 還是看到了一些美好背後
    令人失望到極點的醜惡



    幹恁娘機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