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網站使用者中心策略


很紮實的一本工具書 不愧是由老經驗的網路顧問公司出版的教戰守則

從書名望文生義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圍繞著「使用者」的角色打轉
有參與過網站建置的人應該都知道 在規劃一個網站的過程中
最擔心害怕的就是自己費盡心思設計 好不容易終於推上線的網站

使用者卻不買單......Orz

但是不買單只是個結果 原因呢?這就是最麻煩的地方
在實體店面中 顧客在店裡的表情神色舉手投足都可透過雙眼看到
但網站是個虛擬的存在 人們只能透過電腦或行動裝置接觸它
因此網站的設計者對於使用者不買自己帳的原因 常常是摸不著頭緒的

是商品的照片不好看?不知道
是導覽的動線不直覺?不知道
還是網站本身所定的顧客群根本不存在?還是不知道

就因為這樣看似難以捉摸的虛擬特性 讓網路上至今仍存在許多看似規矩
但其實對使用者來講是難以使用 甚至無法入門的網站

《網站使用者中心策略》的作者群所屬的「beBit 株式會社」
就是長期專注解決此類問題而存在的資深顧問公司
作者在書中明白指出 以使用者為中心所打造的「易用性」
是所有網站在建構時絕不可忽視的課題之一
但「易用性」這擋事 絕不是自己看得順用得爽就好
要如何讓它迎合最大眾的需求呢?

就只有不斷的「驗證」!

因此在這本書中 作者最著重的就是驗證的過程
不論是一開始掌握目標使用者的屬性 中間的流程規劃
還是到最後的細部視覺設計 每個階段都必須經過反覆驗證並除錯修正
也因為 beBit 對驗證如此重視 因此書中重特別著重驗證方法的說明
除了詳述如訪談、焦點團體或問券......等方法的使用方式與優劣點外
甚至連進行時的各個細節都栩栩如生的用文字描繪出來

其中最為作者們稱道的 就是在一對一情境下進行的「易用性測試」
這種測試方法 主要是針對特定屬性的使用者
挑選 10 至 20 位(有時視情況可到 50 位)就模擬情境進行試用
而設計人員便隨侍在旁 觀察並記錄自己所看到或使用者表達的一切
這類的測試好處是可收集到使用者最真實的回饋
且測試時並不需要一開始就將所有網站頁面準備齊全
僅需提出測試所須的頁面即可 且只要能讓人清楚網頁表達的內容
有時甚至是透過手繪或借用競爭者的相似網頁皆可進行
但缺點就在於這個方法必須實際邀請使用者進行測試
因此許多公司常認為此舉耗時費力 心存輕視或怠惰之下就跳過了

那麼如果跳過這個步驟 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beBit 曾經在幫客戶進行網站改版時 請客戶到現場一同觀看測試過程
在經過一輪的旁觀後 客戶的反應大都是「冒一身冷汗!」
發覺「這麼多的數字就這樣在毫不知覺得情況下流失!」
且若網站是對外屈指可數的窗口時 這種情況帶來的損失將會更鉅
由此可知網站製作時 若缺少以使用者為中心而設計的易用性時
將會造成多大的浪費以及帶來多嚴重的後果

隨著網路的普及 對於運用網路拓展事業
似乎對許多的企業來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至今仍有許多網站是處於「將線下的資訊全部往線上羅列」的程度
因此 beBit 在這本書中完整的記述了使用者中心方法論
並以多年的經驗提出實際的問題解決方案
便是希望能透過減低使用者的不便 提高網站的「可及性」
讓許多好的資源能夠過網站完整傳達出價值 畢竟也唯有如此
網站才能成為真正對事業經營有所貢獻的工具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後生可畏


小朋友們進來實習後,覺得自己克服的最大心理障礙,就是承認他們可以看到我看不到的盲點,想得到我想不到的東西。

原本以為自己不是那種有長輩心態的人,也曾經在當學生的時候不斷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成為這種大人!」但不知不覺中,還是有種認為自己一定要能比他們更能掌握一切的心魔。

難怪人越老會越固執。

後來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在當學生的時候,好像也很希望長輩說出類似「後生可畏」的肯定,畢竟希望自己的衝勁能被看到跟肯定。

剛剛在跟幾個比較常接觸的小朋友閒聊時,好不容易壓下自己的自尊心,我終於很認真的說:
「你們已經做到一些我們無法做到的事情。」
「你可以寫出更好的東西。」
我很慶幸自己最後說出了這些話,至少我對得起以前因長輩的固執盲目而忿忿不平的自己,而由衷肯定了他們的才能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