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描述一個大學教授 為了瞭解速食店的實際營運情形
紆尊降貴的到每間不同的速食店打工使用參與觀察法進行調查期間總共持續14個月 而為了讓研究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干擾降至最低
在遴選速食廠商時不但仔細分配各種品牌所須觀察的店家數
也將店家之間的地理因素納入考量
書中的內容就是將他的研究到最後的所見所聞 有條不紊的重現出來
書裡面揭露了許多速食店少為人知的一面
像是吉普賽文化、高壓多元的工作以及傻瓜訓練等其中讓我比較印象深刻是探討高離職率的部分
作者提到速食店一開始的職前訓練是採用觀看教學DVD的方式
內容包括各種工作上的操作示範紀錄 以組合漢堡為例
影片的教學會告訴你應該以如何的方式由下到上排列所需的食材
以做出漂亮美觀且方便食用的漢堡
但是在尖峰時刻 實際的現場完全沒有辦法去按照步驟一個個來
只能強記食材的順序迅速拼湊出「像是」漢堡的樣子
所以有中午吃到的漢堡 美奶滋和番茄醬常常會被擠出麵包
但是如果是在下午或夜間去吃 就較少有這樣的問題
另外由於人手和時間都不足 新進的員工常常尚未接受充分的指導前
就被迫站上櫃台 面對一群餓死鬼的嘀咕和咒罵也因此常常在流程上出錯而遭到資歷較深的員工斥責
這種內外交煎的壓力 常常造成速食店的高離職率
而高離職率也使得長時間工作的員工自成一國
與新進人員產生一種莫名的隔閡
這種情況對於員工全體原本就不夠團結的凝聚力顯得更加分化
但是由於人員數較工作量稀少許多的情況下
每個人通常無可避免的學會7種以上的工作技巧以應付營運時的不同需求 像同學之前在王品工作的時候
就有說餐廳裡的內外場有許多不同的技能要學
每種都要學習並通過考試 然後登記在員工技能表上並公布出來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這種做法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學習態度
激勵其為免不落人後而更加積極的學習
也同時改變了公司對員工的態度 算是值得參考的員工訓練方式
只是組織的金字塔結構造成升遷機會的障礙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越高階的職位越難以達到
因此一般人員升到副理後就已達瓶頸
對於工作所需的中長期激勵因子可說是相當貧弱
作者寫了許多速食店打工的親身經歷
雖然可能因國情不同而產生差異但是仍然可以讓想了解速食店的人有個基礎的認知
只是書中並未提出相對應的改善之道
無法針對現有的問題作出改善 是相當可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