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親愛的鎗王:
  距離上次的對話,到現在算算有好一段時間了,這些日子我過得很好,坦然面對自我的踏實感,讓我不再害怕觸碰到過去的傷痕,也不再懷疑自己該抱持的原則與價值,雖然有時仍會因為彆扭或好強而自把自為,但比起半年多前的荒誕,現在的平穩讓我格外珍惜。但在這樣的生活下,我仍然選擇再度跟你對話,追根究底,是在於心裡有著最後一個始終未放下的包袱,只有說出來,我想才算真正的走出了所有的過去。

   其實我一直沒有回首去正視過那放蕩的半年,原因無他,單純是我不願意去回想當時自己扭曲的心境,那時候剛被分手,我執迷不悟的認為自己是距離與壓力下的犧牲品,絲毫沒有反省過自己本身的問題,只一味怪罪女生的軟弱與不忠,向來壓抑的我變得憤世嫉俗,心裡混雜著要對女生的痛恨與空虛帶來的渴求,在那之前,我並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過人之處,偏偏在那時,我察覺到自己的口才遠比我想像中來得好,也因此接下來的日子就如眾所皆知的,我開始無節操的跟許多女生約會,靠著一張嘴巴說著似是而非的花言巧語,來換取短暫的陪伴與溫暖。

   那是一段表面風流,內心卻煎熬的日子,我打從心裡明白自己不可能跟眼前的這些女生認真交往,但卻貪戀一時的柔情而若即似離,這樣的作法,只是在腐蝕我的人格並且消耗女生的青春,但是對女生的忿恨讓我盲目的無視這種敗行,而短暫的溫柔又讓我上癮而無法自拔,每次出門赴約就像戴上面具一樣,防衛著自己的內心卻又同時表現出貌似真情的假意,但每當孤身回到家時,心中的罪惡與悲哀就像荊棘長滿城堡般的從內心纏繞至全身,那種不管怎樣清洗都無法刷去的悖德氣味,每次都讓我感到窒息。

   在不久的過去,偶然的自省及遲來的道歉,終於讓我放下沉重的包袱走出傷痛,但唯一讓我放不下的,就是當時因輕狂而欠下的情債,雖然因為不願招惹麻煩以及僅存的良知,讓我並未墮落到肉體關係的地步,但在情感上的欺瞞,始終讓我自覺難辭其咎,很諷刺的,這時候我反而希望當時的她們也是跟我玩玩就好,這樣或許會讓我的心裡好過些。我不知道如何彌補過去或大或小的錯誤,就像懂得自省後仍然對肚子過往的悲傷於事無補,唯一想到的,只有坦承說出一切,讓遭我牽扯的那些女孩了解,並不是她們做錯了什麼,而是當時身為我的那個男人,本身是一個多麼不堪的人,那些女孩不論哪一個,都是那時的我所配不上的,也希望那些女孩可以在之後擁有屬於她們應得的幸福,別再碰上另外一個同樣放蕩的人,我打從心裡如此的企盼著。雖然我無法確定這份罪咎會跟隨我到何時,但至少在這個夜晚,我終於鼓起勇氣去把一切攤在陽光下,希望這樣子做,可以稍稍挽回一些當時可能造成的傷害。

   在完全面對過自己最醜陋的一面後,才能確保未來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幼稚行徑,開頭跟你提過,這是心裡遺留下來的最後一個包袱,現在將他放下打開後,也就代表這該是我們最後一次的對話了,我很慶幸這陣子有你這麼一個虛擬的人格,讓我可以用對話的方式說出一些最真實的感受,現在包袱放下了,一切也該回到最初的那個時候,不管是槍王還是鎗王,都是同個人的一體兩面,只有這樣子,GunKing才是GunKing,林孟正也才是真正完整的林孟正。
你的另一半 槍王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誤觸天威

電算中心前陣子舉辦了一場E化論壇
身為指導學生的我跟周軒正
很義不容辭(無從選擇)的去現場當工作人員
但是那天我們兩個分別是早上和下午有課
所以就變成我看早上的場子 軒正負責下午的

本來以為中午休息吃完便當就可以閃人的我
完全低估了與會人員的遲到及中午的準備時間
原來是預訂一點以前就可以悠閒的去上課
結果現實的情況是吃完便當都已經一點半了

上課已經遲到 我當然是抓起西裝外套就衝進電梯裡
原本是打算走樓梯的 可是剛吃飽飯實在讓人不想從六樓衝下一樓
但是後面的情況 結結實實的告訴我這是個錯誤的決定

電梯從六樓往下降 原本以為中午可以一路到底的
結果剛降到五樓 門就打開了

沒人~

電梯門再度關上 這時候雖然很急 但是我還保持著基本的耐性
當降到四樓的時候 門又打開了

又沒人…

這時候我心裡已經有點犯嘀咕了 只是人在行政大樓 總要正經點
電梯再度關上往下 這次到了三樓 門再度打開了

還是沒人!

到這個地步我終於忍不住了 當電梯門關上的那一瞬間
我的嘴中不由自主的爆出一連串罵聲:
「X他X的那個無聊的混帳王八蛋!恁爸趕時間還給我搞這種飛機!」
「我X他X的祖宗十八代!」
只是第二句的話聲甫落 二樓的電梯門就打開了
這次有改善了 有看到人要坐電梯了 只是………
「呃?校…校長好!」
校長慢慢的踱步進來 慈祥的站在我的旁邊
『同學,心情不好啊?』
「…報……報告校長,天氣熱~」
結果只是從二樓到一樓而已 經過的時間似乎比之前下四樓的時間還長
等到校長走出電梯以後 身上的皮全部都挫到地上去了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網民經濟學

網民經濟學的圖像
這本書的書名跟內容有點搆不上邊 雖然放上「經濟學」三個字
但其實幾乎都在描述Web 2.0創業的可行模式
內容並不會太深或太硬 主要是以訪談跟個案組合而成的質性內容

作者在書中將Web 2.0創業的創業分為五個步驟
在事前準備的部分 創業家必須先了解創業的觀點後
接著以創新把握可能的契機 中間要對各種契機進行可行性的分析
之後在執行的過程中建構起有效的商業模型 最後才是籌資壯大事業

仔細看會發覺 書中的論點跟觀念
大部分都跟一般的創業或Web 2.0書籍相去不遠
因此重點其實要放在Web 2.0創業與過去傳統創業或網路創業的差異處
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 是在於將過去許多描述Web 2.0的書籍中
始終乏善可陳的收益模式做了初步的描述:
  1. 網路廣告與行銷策略
  2. 透過群眾智慧改善的策略性決策
  3. 讓群眾力量參與以降低開銷
  4. 提升品牌價值與忠誠度
  5. 創造額外的營收來源(少數個案)
這本書算是對於新型態網路創業的入門書
雖然作者也表明說 目前應用Web 2.0的營利模式仍未見明顯輪廓
但至少也算是小小的對這方面的研究踏出了一步
如果對這方面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數位行銷

數位行銷的圖像
這本書的內容並沒有提到太多的理論架構
而是把重點放在新型態行銷手法的教戰守則
裡面探討各種數位傳播管道的目前趨勢
如何因應趨勢而掌握優勢的方法 以及未來的發展可能

書中著重探討的數位傳播管道分別有八種:
  1. 網路
  2. 網路媒體
  3. 電子郵件
  4. 行動平台
  5. 遊戲行銷
  6. 消費者創造內容
  7. 電子看板
  8. IPTV
儘管作者針對這些管道洋洋灑灑的寫了許多
但回歸到最原本的出發點
這些手法始終遵循著新行銷中所必須遵守的
「尊重消費者」的原則 原因是在於說
數位行銷是一種利用資訊科技直接接觸消費者的行銷模式
因此可透過許多管道獲得消費者的個人資料
亦可透過提供工具促使消費自創內容
進而提供客製化的行銷訊息甚至取得意料之外的創意

但是這並不代表說 消費者願意讓這些資料或創意被任意使用
許多人都有在收到一些莫名的促銷簡訊或電子郵件時 反而心生厭惡的經驗
國外也有許多個案因任意使用消費者自創的作品
反而引起群眾憤怒而受到抵制 導致得不償失的後果
因此書中認為 新時代的數位行銷人不應拘泥於過去的單向傳播訊息
而是利用科技的發展 與消費者進行直接的互動
也就是讓消費者從「接收者」身分提升為「參與者」
如此一方面可更直接了解消費者的資訊 另一方面透過互動的過程
可隨時測試消費者的反應調整行銷策略的方向
以避免許多可能發生的風險

裡面發展性最高的 應該可以說是「行動平台」吧
像常見的手機跟iPod 還有近幾年爆紅的PSP 都算在這個分類禮
由於它們的普及率及功能度越來越高(甚至比電腦電視都還高)
加上資訊科技的進步 在什麼地方都能快速的上網
因此自然成為一個數位行銷領域的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許多手機功能已經可以開始做商務交易
另外透過QR Code或是廠商設定的認證碼之類的機制
也可與其他行銷素材做出整合
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 行動裝置漸趨平民的價格
還有功能性的強化 將會使其成為人們口袋內為數龐大的新型態電腦

另外在遊戲行銷的部分 過去常常看到許多遊戲
在畫面中放置置入性行銷的廣告 最常見的就是賽車或運動之類的區塊
許多廠商也會因應行銷活動
製作一些小遊戲供消費者消遣以強化品牌形象
但書中著墨最多的其實是線上的「虛擬世界」
其代表作便是目前在歐美最為流行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
遊戲中可以透過工具創造出各種個人化物品
因此可以在裡面賣自己設計的衣服 搭設特殊的廣告看板
甚至買下一座島嶼 建造一間專屬於廠商及消費者的聊天室
由於其自由性高 行銷人想要藉此測試或宣傳
甚至營利似乎都是可行的模式
只要把持住「尊重」的基本原則 雖然目前遊戲行銷的應用並不大
但未來隨著時間演進似乎具大有可為之勢

這本書很精彩 但是不太容易上手
因為裡面存在著許多資訊的專業術語 很多部分都要看兩三遍才能抓到重點
不過對於新時代的資訊工具而言 的確是一本相當紮實工具書
如果平常對於資訊趨勢跟行銷也高度興趣的
相當推薦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