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來才發覺它是一本很老的書了
是在1985年出版的 距離現在應該快接近30年了
但讓我驚訝的並不是它的書齡
而是在經歷這麼長的社會與經濟結構的轉變後
這本書所提出的見解 進入2010年後依然是如此關鍵
很難不讓人佩服Peter F. Drucker這位大師
在管理領域長年耕耘下的所浸淫出來的智慧
書中最主要談到的
就是創業精神及創新之間的關係
「創新是創業家的特殊工具;他們藉著創新,把改變看做是另一事業或服務的大好機會。創新是可以訓練、可以學習和可以實地運作的。創業家必須有目的地尋找創新的來源、改變,以及成功創新機會的徵兆。他們也必須了解成功創新的原則,並加以運用。」
因此在這本書的定義裡面
創業精神其實是一種具有系統及目標的創新過程
而非一種人格特質 也就是說任何能夠大膽面對決策者
都可以學習成為創業家 貫徹所謂的創業精神
而書中對於創業精神 也有一段相當平實卻透徹的例證
「夫婦倆在美國郊區開了一家熟食店或墨西哥餐館,他們當然是冒了一點風險,但他們是創業家嗎?他們所做的事以前被重複了許多次,他們相信他們區堿裡頭的外食人口日漸增加,並投入他們的時間與金錢放手一博。但他們既沒有創造出一種新滿足,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消費者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他們所開創的是新事業,但他們顯然不是創業家。然而麥當勞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創業精神。確切地說,麥當勞沒有發明任何新東西,任何一家美國的高級餐廳老早就開始供應它的最終產品了。但是,藉著應用管理觀念與技巧(思索顧客所重視的『價值』),使『產品』標準化,設計製程與操作工具,以及基於分析工作流程的結果而設定標準,並依據標準訓練人員,麥當勞不但大幅提高了資源的產出,而且開創一個新市場和新顧客階層,這就是創業精神。」在書中的觀點 一般人認為的創新
也就是靈光乍現的新奇創意 其實是最不可行的方式
因為這種創新也是無法複製和學習
對於企業的成長其實幫助有限
加上這種一閃的創新 大都未觸及到市場接受性的問題
因此夭折的風險也最高
通常最後只停留在「創意」的階段而已
為了避免創新的內涵繼續遭到誤解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創新真正的七個來源:
- 意料之外的事件
- 不一致的狀況
- 基於程序需要的創新
- 產業或市場結構的改變
- 人口的變動
- 認知、情緒及意義的改變
- 新知識
這些來源其實重複性很高 許多創新發生時
都會有多種性質內含在其中
而性質也會依市場及產業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但是在這裡要特別提及的 是「意料之外的事件」
這種類型的創新常是最唾手可得 也最常被忽略的
甚至在企業獲得「意外的成功」時 管理人反而是抗拒的
只因為這種成功並未在規劃內 而預期的成功並未達到
在抗拒改變的心態下 管理人反而會做出「壓抑」的錯誤決策
但其實這類創新常常卻是市場認知及結構的明顯徵兆
若能及時抓住 極有可能會成為另一個未開發市場的領導者
就像當原本以商務客為主打的旅館
發覺商務住宿的業績緩慢上升 但旅遊團的比率卻直線上升時
要做的並不是如何讓自己更加吸引商務客群
而是要找出自身為何能吸引這些旅遊團客
並嘗試調整自己的定位 以求打開這塊意外的市場
Jim Collins在《從A到A+》中亦有提到類似觀點
而在這些來源揭露之後 作者進而提出了創新應注意的原則
以及創業型管理及創業型企業的實踐
這裡尤其破除了「大企業無法創新」的成見
認為規模並非創新的障礙 有時組織架構的健全
反而是推動創新的助力
真正的障礙存在於組織的現行作業方式
特別是目前「成功的」作業方式
會使組織產生故步守成的心態
這才真正使創新窒礙難行
而這個癥狀在或大或小的企業都是可能發生的
在最後的部分 書中提出了四項創業型策略
分別是:
發覺商務住宿的業績緩慢上升 但旅遊團的比率卻直線上升時
要做的並不是如何讓自己更加吸引商務客群
而是要找出自身為何能吸引這些旅遊團客
並嘗試調整自己的定位 以求打開這塊意外的市場
Jim Collins在《從A到A+》中亦有提到類似觀點
而在這些來源揭露之後 作者進而提出了創新應注意的原則
以及創業型管理及創業型企業的實踐
這裡尤其破除了「大企業無法創新」的成見
認為規模並非創新的障礙 有時組織架構的健全
反而是推動創新的助力
真正的障礙存在於組織的現行作業方式
特別是目前「成功的」作業方式
會使組織產生故步守成的心態
這才真正使創新窒礙難行
而這個癥狀在或大或小的企業都是可能發生的
在最後的部分 書中提出了四項創業型策略
分別是:
- 孤注一擲
- 打擊對方弱點
- 生存利基
- 改變價值及特性
這些策略必須根據創新的特性加以配合
像新知識的嶄新應用就通常是種孤注一擲的賭局
打擊對方弱點的「創意性模仿」
則常發生在產業或市場結構變化時
則常發生在產業或市場結構變化時
將現有或新推出的產品做更適當的定位及服務
而改變價值的動作 則可在消費者認知改變時進行
很不錯的一本書 在看這本書的同時
建議可以配合看Schumpeter的《經濟發展理論》
了解創新與創業精神在經濟社會中
所帶來的「創造性破壞」現象
相信對於創新這塊領域會有更多的心得
了解創新與創業精神在經濟社會中
所帶來的「創造性破壞」現象
相信對於創新這塊領域會有更多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