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各種社群網站的隱私問題 一直都是被關注的焦點
加上網民失控霸凌的事件似乎也層出不窮
因此這類議題一直是自己有興趣去研究 但不知從何下手的
直到前陣子在書店看到這本書 翻一翻發覺還滿易讀的
才興致勃發的把它買回家
書的內容以法律的角度出發 探討各種網路隱私的爭議
並進而思考現行法律的漏洞以及可以補強的方向
但是我對法律條文已經一竅不通 書中的法條又是以美國為主
所以裡面所提的一些修訂建議 老實說一時無法下定論是否為佳
不過作者在書中有針對網路霸凌 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角度:
在過去,口頭的八卦可以敗壞一個名聲,但是會隨著時間推移從記憶中消失。
可是,網際網路使得八卦便成永遠的名聲汙點,而且永不消逝。它在世界各地都可取得,並且藉著谷歌,便可在少於一秒鐘的時間裡,立刻被找到。當然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若犯錯 本就應受到公評及懲罰
但我們也允許一個人在知錯認錯後 擁有悔過自新的機會
畢竟許多小錯罪不致死 每個人都有重新來過的權利
但若現在一切都將在網路上永垂不朽 且能在瞬間被搜尋到
那是否代表過去的錯誤將讓人永無翻身之日?
你的伴侶永遠知道你過去的荒唐 你的雇主也永遠能查到你曾經的言論
人的錯誤變成像烙印一樣 永遠跟著他們一輩子且清晰可見
這樣永久化的懲罰 以情理法的標準來講是否還適當?
另外作者也提到了「隱私」跟「自由」這兩個看似對立
實際上卻相輔相成的概念 完全的言論自由看似能讓資訊透明化
但是當你所表達的一切都將攤開在陽光下時
那些不認識或是與你有利害關係的人 反而會成為你心裡的負擔
因為你無法預料說出去的話會產生什麼影響
所謂的「自由」在這時反而會成為禁錮你自由發言的枷鎖
必須要等到你有辦法掌握自己發言的影響範圍 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時
有些事才能真正暢所欲言 讓人釋放出真實的想法或意見
因此作者不斷強調「隱私」對於「自由」的重要性
畢竟雖然「隱私」的保護有時若過度 會讓發言的他人心生畏懼
但實際上「隱私」跟「自由」就像太極兩儀 應有足夠互相調和的空間
讓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能讓自己安心發言的空間
才有辦法達到真正的「言論自由」
就目前的狀況來說 網路隱私還尚未到書名所說的「不保」的地步
至少目前許多知名的社交平台 皆能看出它們對改善隱私的作為
但個人隱私遭到網路傳播而被公開與侵犯的事件 這幾年仍越發可見
因此這個主題以可說是未來趨勢 也是每人現在就已有感受的議題要如何捍衛言論自由 並同時確保攸關個人名聲的資訊受到保護?
這大概是網路世界在進入下一個階段時 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