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微寫作


因為這陣子工作一直在接觸文案文案文案
但是每次寫起來 總覺得自己少了許多東西
一時也不知從何加強起 所以最近只要看到有相關的書
大概都是翻一翻覺得不錯就買回家看了 想說學多少是多少
這本書就是在這個心態下帶回家的其中一本

覺得不錯的地方是 有別於以往純討論文案的書籍
這本書的出發點 立足於這幾年網路科技帶來的新溝通模式
認為過去傳統媒體在帶來資訊爆發時 精煉的文字表達便已受重視
而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寫作並傳遞訊息
造成的結果便是每日每刻 在我們眼前閃過的資訊量
是遠超過昔時所接觸的 因此在面對現在更激烈的「注意力戰爭」時
如何能讓自己的傳達的資訊被注意到 已經可說是決勝敗的關鍵之一

書裡舉了不少過去求學時就聽過的技巧 像是隱喻與雙關的使用
甚至世語句中的抑揚頓挫 都有許多值得借鏡參考的好例子
其中讓我最有感覺的 應該是重複結構的運用(也就是對仗)
這種結構還滿常出現在政治演講中 像是歐巴馬在就職演講時
就是使用重複結構的語句做為開場白:
My fellow citizens:  
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 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
各位同胞: 
今天我站在這裡,對眼前的重責大任感到謙卑,對各位的信任心懷感激,對先賢的犧牲銘記在心。
而狄更斯《雙城記》劇力萬鈞的開頭 更是重複結構運用的經典: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有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這種結構除了讓文句感覺四平八穩外 還能凸顯語意上的對比
因此許多廣告詞常透過這類重覆結構的語句
讓閱聽者除了印像深刻外 還能簡單的能琅琅上口
如果多用點心加入押韻 短短的訊息更能多上些許詩的韻味

比較可惜的是 由於這本書是國外作者所撰寫的
因此裡面有些在像是文法或拼字等從英文結構出發的應用
並沒有辦法直接轉移至中文上 而且用「微」這種潮字當書名
老實說讓我當初考慮購買時有產生一點抗拒 XD
不過在對文字表達有興趣或需求的前提下 還是本值得一看的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