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冷漠自我

記得是滿久以前的事了 大概是今年的二三月
我在春夏之際的節氣中感冒了

病的本身沒有很嚴重 頂多走在路上會咳個幾聲
之前和周軒正有過靠意志力撐過嚴重到發燒的經驗
這種比較輕微的症狀當然就更沒可能去看醫生了

那天我正從電算中心開完會回來 按照平常的路線
打算走回研究室裡摸魚 下樓梯的時候喉頭一癢
忍不住的又咳了幾聲

也不知怎的 心裡突然湧起一股莫名的無助
突然很想要有個人陪 不用說什麼也不用準備什麼
只要能輕輕拍幾下我的背就好了
那是一種連我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寂寞感

用幾分鐘壓下這種感覺後 人回復正常了
但那突如其來的空虛 卻讓我有些印象深刻
只是那時忙到翻天 過陣子也沒放在心上

今天晚上回家的路上 按照慣例 我拐進了巷口的租書店
以前只是為了看連載的漫畫 這陣子開始租起了《壹週刊》
八卦新聞只是當作配菜 主要是想看九把刀的《二哥哥很想你》

我沒看過九把刀的小說 但是我卻很喜歡他在這系列文章裡的字句
那是一種很通俗親切的語氣 但是卻可以讓人感受出相當真切的情感

今天看的這一篇 講到了他跟女友分開的心境
大意是他得到了社會主流文化的注意 開始嶄露頭角後
為了抓住得來不易的機會 忽略了情感的維持
到最後失去最愛的悔恨交加
「我得到了獎盃,卻不知跟誰分享?」
這讓我重新想起了那時候的咳嗽

雖然那時候迅速的穩住自己的情緒
但是突如其來的無力感 還是讓我在那幾分鐘顯得招架不住

真的毫無辦法

如果連我自己都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刻
那麼那時候一個人待在花蓮生著病 又易感的肚子
應該有著比我強烈上數十倍的感受吧

我無法體會 但是用想的大概能理解有多嚴重

但我是抱著跟九把刀文中一樣的心態
認為自己越忙 她的體諒等級就應該更高
卻沒有回頭了解過她的無助
這樣的做法 赤裸裸的展現出我骨子裡冷漠自我的因子

如果後來我因為信心崩盤而尋求其他慰藉
那麼在之前的她因為缺乏男朋友的溫暖而產生動搖
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說明白一點 導致分手的結果 至少有一半
是因為我缺乏同理心的冷漠造成的
想到這裡 忽然感覺似乎沒什麼好恨的了
因為是我錯了

對 是我那時候的價值觀錯了

後來傷害已經造成 拖到這時候才醒似乎晚得過頭
道歉雖無濟於事 但或許是我現在唯一能做的

對於那時的痛苦 對不起
至於那年的暑假 沒關係了
不管過去是如何 以後會如何
希望妳永遠能過得幸福而且美好



大半夜突然打這種鬼東西來認錯
大概是新的菸裡摻了毒奶粉吧
就當我不小心嗑到藥好了
這個世界真是困難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高餐文化

在高雄餐旅學院的校園裡 最容易感受到的
就是代表「服從」兩個字的文化氣氛
這陣子剛開學 校園裡充斥著從不同高中職升上來的新生
還有許多讓新生習慣新生活的迎新活動
讓我印象相當深刻的 是在某天晚上 經過行政大樓旁的空地時
有一群新生在做發聲練習 其中有一個新生問為什麼要參加校歌比賽時
它們的學長丟下了一句:
「不要問為什麼!叫你做什麼,跟著做就是了!」 
後來 我又看到新生為了歌唱的細節
被學姊聚在一起指導關於抑揚頓挫的問題
一群小大一就這樣乖乖的坐在地上聽著歌唱技巧的細節

我忽然覺得這就像是一種儀式
一個讓大一生一進來學校就進入文化的儀式
經過這段時間的洗禮後
每個人都學會聽話並習慣制度 還有許多不合理但是不必問的規定
經過這樣的學習訓練 我相信每個人四年後出去
都會是個優秀的餐旅人

但是 我不覺得他們會有太大的突破

記得上次跟張姐聊到高餐的學生時有提到
高餐的畢業生跟其他技職學校比起來 由於訓練有素
所以餐旅產業偏愛起用 但是就像陳秀玉老師說的
高餐的學生最常被肯定的 其實是態度 而不是專業
為什麼?她覺得高餐的學生專業也不錯啊
其實我覺得有一部分的問題 就是在他們所自豪的「專業」

高餐學生的專業 其實很多就像周軒正轉述的一樣
「花了三年去訓練的實務,其實業界只要三個月就可以複製。」
他們忠實的學習學校教給他們的一切 帶著大包小包的技能走出校園
他們比別人贏在起跑點

也就僅此而已了

到最後 還是跟其他人是一樣的
等著上面的人退休 跳槽 不然就是被撞死
這是很明顯的癥結 我有點不能理解為什麼學校的經營者看不到這塊
高餐學生有能卓越的「練」 但是卻極度缺乏「創」
當有些老師抱怨學生都不會動腦 不會應變 做出來的東西一成不變時
有沒有想過 最大的問題就是這間學校的保守文化

「巨匠」與「宗師」最大的不同
就是「練招」與「創招」的差別

當整個學校最蓬勃的社團活動是校歌比賽還有啦啦隊
穿梭在行政大樓之間構思跟策劃活動 甚至畫海報的人
是一群在學生生涯行將就木的外來研究生時
其實我覺得很可惜 因為這些東西應該是大學生最擅長的
我過去所認識的大學生 大部分都有著無限的想像力
他們可以做出許多瘋狂的麻煩事 想出莫名其妙的怪點子
有著擴展自己天空的熱情 還有獨立的思考能力

只是這些東西 在這間學校是被扼殺的
學生的生活始終在制服或打掃環境這些繁文縟節中打轉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類似體驗 當進了大學後
自己的世界就感覺突然開了 發覺不再受太多規範束縛
開始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 直到一段時間過去了
自發性的想到屬於自己該走的方向 繼而收起過去張力過大的生活
慢慢回到自己認定的道路上 一步步前進 
這時候在過去不管是正面還負面的生活 所帶來的體驗跟領悟
都是自己最獨一無二的寶物

我覺得大學帶給學生最寶貴的 除了專業能力跟自主能力以外
就是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產生的「想像力」跟「創造力」
而高餐就缺了這樣的開放 所帶來的刺激
小時候就學過 火焰若要產生 需要經過磨擦或碰撞才行

當生活中盡是規律與服從時 是永遠沒有辦法產生新東西的

每次看到高餐的學生 整齊一致的在校園裡走動時
心裡總是產生一絲的同情 畢竟當一個大學生
生活思維卻受限在高中生的規格 那些曾經可能燦爛的創意跟夢想
就這樣被埋沒了四年 日後進到餐旅這個科層制度森嚴的產業後
想要揮灑自己的想法更不可能發生了

小捲好幾次說過 高餐的大學生不像大學生
一開始還覺得他言重了
過了一年後重新再看著這間學校 除了認同之外也只能默默的嘆口氣
或許一個平穩無波折的人生 對某些人來也是一種幸福

這我倒是就不否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