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它在書店裡是被歸類在財經企管的分類書目
但是書的內容卻感覺不到太多銅臭味你感受到的只有嚴長壽先生經過時間與空間的洗鍊後
結合那發自內心的熱情以及豐富的歷練
對台灣的觀光旅遊提出的遠景及策略建言
近幾年不論政府或民間 都引頸企盼著開放「陸客」來台後
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但觀光口號不斷的喊各地政府卻未必都做好了準備
前陣子日本旅遊團應台東的大力宣傳前來觀光
卻因整體規劃未盡完善 反而讓旅客見到了沿途的垃圾與攤販
不僅旅客敗興而歸 也煞了台灣的面子與裡子
嚴長壽先生在這本書中 綜合他多年的經驗及國際觀
提出對台灣觀光旅遊在多年浸淫後而得的畢業報告看的過程中有時會不由得生出一股扼腕的無奈
原來台灣曾經有過許多如古根漢及華納影城等大躍進的機會
卻因為關說或人情文化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了台灣
他在書中直指台灣許多過於膚淺的現象
短視近利的削價觀光 永遠無法真正發掘出台灣真正的原味唯有真正探索台灣的深度 發展出滿足旅客心靈需求的旅遊空間
才能真正將旅客的印象保留在這塊土地上
從「我們的優勢在哪裡?」 經過「台灣的國際級規劃」
到最後「未來還需要什麼?」
內容始終簡單明瞭卻擲地有聲 這本書就像個巨人的肩膀
試圖讓台灣的觀光可以站得更高 看得更遠
這本書是最近極少見的好書 回溯過去自己的零碎印象
逐漸可以拼湊出一個對台灣的基本全貌藉由嚴長壽先生的觀點 看到本土文化觀光更寬廣的未來
或許是這本書給予我的最大收穫
推薦想了解台灣觀光未來發展的人 這塊土地其實潛在許多價值
多一分了解 就會多一分認同
我所看見的未來是什麼?
或許就是「文化」與「創新」的結合
一份讓所有不管住民或是過客 都有深刻感動的呈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