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其實一開始看得頗難過
因為跟設計相關的專有名詞跟思想太多了
但是這些都是自己不曾接觸過的
連看懂都有問題 更遑論去理解吸收
所以中間一度想放棄這本書 畢竟才花了80塊的舊書價而已
不過看到中後半 開始用比較平易近人的字眼去描述許多建築後
反而慢慢能咀嚼出作者在看待這些建築的些許味道
如果理解沒錯的話 一個設計師在設計整座建築的實體時
很多構思是由抽象的概念所發展出來
除了所謂的建築潮流之外 還會同時考慮當地的歷史背景
文化的內涵 國家民族的特質
甚至是建築在落地生根時面對整個外在環境的定位
而最難的工作 則是將這些難以捉摸的概念加以揉合具象化
再藉由一些實際的營運工作如尋找建材及估算成本
將整座建築實際呈現在世人面前
我很喜歡書中所呈現的 坐落在巴黎的「日本文化會館」
它是透過邦交國文化交流所設置的社團組織
整座建築採用舟型設計 暗喻「航向未來」之意
而建築本身在除了擁有法式的優雅風尚
卻又在細節中表現出日式的簡潔
而牆面的弧動不但在外觀上迎合了塞納河的流動
內部玻璃帷幕的設計也將塞納河的景觀納入建築的美感之中
可以說是這本書中表達的最完整也最有意境的建築之一
之前在接觸這些軟性書籍的時候
雖然是希望藉著它們帶給自己一些東西
但看來看去 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真正有獲得所想要的
結果反而是這本看來一知半解的書
讓人開始理解到 多元接觸不同的知識
有時候並不是要把一切都記起來
而是藉著不同領域擁有不同思維的書
來更新並豐富自己的思考脈絡及看待事物的觀點
就像現在看到街頭表演 會開始想到公共空間因此的軟化
看到一些文字時 會開始去解讀背後的意涵隱射和時代喻義
而這本書與其說是讓我學會看建築
倒不如說是開始學著用建築廣納的設計思維
讓自己在思考時能夠更兼容並蓄
每本書多少都有其價值
就算是鳥書也存在著鍛鍊自己批判性思維的功用
端看自己用何種觀點切入和吸收
每個人都會得到不同的心得 最後消化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資產
很開心自己重新變回以前的書呆子
至少在沒事做的時候 看書打發時間是永遠不會讓人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