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打架時刻 2 放開那個女孩

原本以為肉靶送上門來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
雖然說在那之後 我每天都祈禱能再在碰到一個笨扒手
但我原意也只是想想而已 只是沒想到的是
天佑良善 才過了不到一個月 又發生了第二次非出手不可的狀況

這次還是在捷運裡 同樣是下班時刻

那天晚上回家時 我很幸運的搶到一個靠門的座位
因為實在太累 所以很自然的就倚著壓克力板準備小憩一番
就在那一眼瞬間 我隔著壓克力板看到一個女生
穿著短短的學生裙 拉著手把站在門邊
但吸引我的並不是那修長的腿型(如果在平常的話可能是)
而是在裙子裡 非常突兀的一隻手!!!

媽的!那隻手的主人原來是站在女生後面的阿伯
而阿伯正在若無其事的把玩眼前的獵物

說來慚愧 那時候目睹這個景象的我 義憤填膺並不是我第一個心情
所謂的「見獵心喜」 大概比較接近我當時的心態……

「(啊哈哈哈哈哈……又有肉靶送上門了~!)」

由於這次的過程比較簡單 畢竟不需要多費什麼口舌
所以只花了一點力氣擠到阿伯的身後 就可以直接進入標準流程了……

那時是在背後 所以本著「打人一定要先打暈」的原則
俺直接壓著阿伯的後腦往捷運的門上撞
然後同樣的把阿伯扭過身來 勒住脖子再往眼睛灌上三拳
比較不耐打的阿伯 這時候幾乎是我刀俎下的魚肉了……

But!人生最可惜的就是這個But!
沒有人可以天天都在過年的

就在我準備繼續狂歐暈過去的阿伯時
捷運警察天殺的就挑了我這節車廂進來做例行巡邏
映入眼前的景象 對他們來說非常好理解
根本就是「一個可憐的阿伯正在被一個流氓痛毆」的畫面
所以當下我馬上就被拉開制伏了 阿伯這時候已經暈了
那時候我的心裡只有生氣而已 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很不利的立場
也不認為冷漠的台北人會肯幫我說話

天使般的聲音這時出現了:
『等一下!那個……他是幫我的……』

所以結局就是我們三個人都被帶進了警察局
在一連串的訊問及筆錄之後 加上從現場回來的調查
一些還算有心的人有幫忙作證 本人總算是在大事化小的情況下
只被警員們口頭警告「莫再衝動」 就跟女生一起被放出警察局了

這個時候 已經將近晚上11點了
還沒吃晚餐的我 只好默默的在回家路上找間「吉野家」解決
雖然這次很險 沒被阿伯反咬一口算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但是一直到現在 我仍然對於沒能痛打那個該死的阿伯
而感到強烈的不甘心……

打架時刻

說真的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心情來寫這篇文章
因為打架其實不是什麼好榜樣 但實際上又爽到讓我印象深刻
我唯一可以確定的 就是台北這個城市實在太屌
才上來三個月 什麼奇奇怪怪的事都讓我遇上了

好了 我還是必須澄清一下 我並不是一個愛打架的人
只是形勢逼我打下去而已

第一次的失控是在捷運上 那次我遇到了扒手
那時候在捷運上 下班時段的人潮永遠比狗毛還多
我在好不容易擠進車廂 想喘口氣時
忽然就感覺到好像有人在摳我的屁股
但是因為我不是正妹 所以先撇開性騷擾的選項
唯一有危險的就只剩下我的錢包
而我的錢包那時放滿零錢 只有他媽的重而已
所以當口袋一輕的時候 我馬上就意識到該死的小賊出現了
當下我反射性的轉過身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概像高中生的小男生
正準備把我的皮包塞進他的袋子裡
乖乖隆個冬 給你塞進去還得了!?

「那是我的錢包,請你還我!」我馬上出聲制止他
『!……』小賊遲疑了一下 但是馬上有了正確的判斷
『什麼啊?這我的錢包啊!』抵死不認永遠是被抓包的第一個反應
「那是我的錢包,裡面有我的證件,請你還我。」
『吃屎啦!你說你的就你的喔!那我說你女朋友是我的你是要怎樣?』
這時候我的怒氣已經開始逼近爆破值了
「那不然你把錢包打開,我說錯的話我跟你鄭重道歉。」
『誰理你啊!你說打開就打開喔?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想幹嘛?』
我的怒火條滿點了……
「好,不開是不是?好…」

更不打話 我直接就勒住他的脖子
按照阿達教的眼睛先灌三拳打法 打暈他以後
我就開始就開始瘋狂的揍他!

其實我本來目的只是要拿回我的錢包而已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
動了手以後 腦袋裡就只剩「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的念頭
所以我就這樣入了忘神的境界 只專心的要打爆眼前這個小賊
就這樣我一路拼命的打 用力的打 從科技大樓站一路打到忠孝復興站
他被打成怎樣我也沒有去理會 就只是不斷的打不斷的打
好像要把全身上下的壓力都發洩出來一樣
最後讓我停手的 是捷運上提醒乘客轉車的廣播聲
我才猛的想起我要下站了 趕快放開手中這隻被打到鼻青臉腫的小鬼
抓起他拿在手上的錢包 就迅速下站換車了
(一直是到這時候我才想起我的錢包)

然後呢?沒有然後 我就這樣默默的走了
沒有報警也沒有去管那時候倒在地上的扒手傷勢如何
我只確定我的錢包沒有短少一分錢
至今也沒有收到傳票什麼的 應該是可以認定沒事了(吧……)

最後走在回家的路上時 我有種身心舒暢的感覺……

坐火車的抹香鯨


我還滿喜歡這種短文體的 畢竟可以很輕鬆的閱讀
不需要像一般落落長的文章一樣 每次想要看個段落都得費盡心力

要說這本書是旅遊文學其實也不像 因為裡面很多景點其實都已變樣
裡面的內容其實比較偏像作者本人的懷舊情緒抒發
一些小小的景物 都可以勾起幾十年前的回憶
可惜的是我才活了27年 因此裡面許多的意象
說真要體會其實是滿難的 硬要體會反而就顯得矯情了

不過還是滿好看的 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有著不存在於我們所經歷過的那些過往歲月
但是卻又有著一點味道 以及許多的深刻
或許那才是作者心中所想望的 這塊島嶼的真正面貌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異香


買這本書沒什麼目的 就只是想當閒書看而已
不然最近一直在看跟網路或行銷有關的書
說實在話是有點累 腦袋有點吃不消

雖然書名看起來很文藝 但其實這本書沒那麼好閱讀
因為它也是從學理的角度出發的 目的是探討「嗅覺」這檔事
有不少地方看了沒感覺 因為沒有相關知識當基礎
不過裡面倒是有提出一些比較妙的論點
對一些以專業自持的行業來說 還滿接近打臉的地步了

要說最尷尬的 應該算是「品酒師」或「調香師」這種行業吧
許多人對於這種以分辨氣味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行業
可能都會或多或少有「這群人應該有著比一般人好的嗅覺」這種觀念
但是真正在經過實驗後的結果呢?

沒有這回事!

不管是「品酒師」或「調香師」 其實他們先天的嗅覺系統
都與一般人的水平相近 因此能分辨出來的味道種類也並無二致
那究竟是為何他們有辦法看起來比其他人更能識別氣位呢?
答案其實滿普通的 就是靠「訓練」而已
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接受各種不同聞香的訓練
來強化自己對各種氣味的敏感度
這種感覺就像多數人在接受職業訓練及業界洗禮之後
對於市場動態的判斷力也只是基本而已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 這些專家之所以讓人感覺能夠準確判斷氣味
除了聞香的技巧之外 更多是因於「描述」的能力
也就是準確描述出一種氣味給予人的感覺
就像好的文章一樣 平平都是失戀
普通人可能就只是一直說「我好難過!」
但是作家就能夠妙筆生花的述說出失戀的複雜感受
大概就是類似這樣的差異吧?

另外讓我感到最爆笑的 大概就是所謂的「品酒」這部分
有個很缺德的實驗 故意把一樣的酒放進不同形狀的杯子裡
然後將同樣的受試者測試兩次 差別只在是否有綁上蒙眼布
結果蒙上眼時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喝了一樣的酒
一把眼罩拿開 看到了杯子的形狀 
喝的人居然大都認為自己在不同的杯中喝到不同的酒
這樣的狀況等同於推翻了過去「酒杯形狀會影響酒的風味」的想法
實在不知道在課堂上信誓旦旦的講師們 該怎麼看待這件事?

喔對!作者還有提到另外一件事 大家以後吃飯不用那麼辛苦了
有個味覺實驗的結果指出 其實在品嚐每種食物之間
不管是否有清理口腔 所感受的味道仍然是一樣的
除非嘴吧裡還留有其他的調味醬 否則味覺本身是會自動校正的
因此不要擔心喝完咖啡後的苦味會影響其他食物的風味
盡管放心吃吧!畢竟隨興才是真正的享受啊~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變色龍行銷術


這本書有點沒什麼好寫的 但不要誤會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它寫得不好

書名有「行銷術」三個字 乍看之下似乎是本講理論或實務的工具書
但實際翻開來看後才會發現 這本書關於行銷手法的論述其實不多
反而講述了許多網路社群在商業世界所引發的現象及趨勢
只是關於社群的概念 自己在這幾年接觸的分量只有多而已
因此裡面大部分的概念及說法 就顯得有點了無新意
所以到後來 我幾乎是把這本書當作是自己在網路思維上的溫習

不過作者還是算寫得滿用心的
因此對於剛開始想要接觸網路世界的初學者而言
倒是不錯的入門書籍 內容尤其著墨在社群的分眾特性
這大概算是讓近幾年來的傳統行銷手法在網路世界逐一失靈的主因
另外消費者在虛擬及現實世界忠所產生的信任差異
也算是一個相當奇特且有趣的觀點 就像書中所提到的
平時都對所有個人資料戒慎保護的消費者
為什麼一旦連上網路之後 就會放心的填寫許多更私密的資料呢?
(尤其是身分證字號及信用卡號碼)
而平時深怕被欺騙的我們 為什麼如此放心網站的管理者的誠信呢?
可能有很多人長久以來 都沒意識過這個問題吧?

最後還是得說 雖然我真的覺得這幾年瘋狂的看書
對我的幫助不可謂不大 但是實際進了業界之後
才發覺很多事情都不如書本上說的理想
理論碰上需要應用的局面時 在執行上也有超乎想像的困難
因此現在我雖然仍是鼓勵人們用閱讀來吸收知識
但是最後最後 你一定要能真正到實際的世界中試驗一回
否則一輩子都在紙上談兵 到最後只會變成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學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