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喜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
當然也很早就看過原著的小說
這次九把刀又再次把他的電影創作過程記錄集結成冊
所以不可免俗的 我就把這本電影創作書買了下來
當作另一種方式的回味 也想更了解這部電影的更多
看這本書的過程中 我發覺九把刀可能是個滿懂得管理的人
雖然他是個新手導演 但是他懂得怎麼分工 而不是一味的集權
他也懂得尊重專業 避免發生外行領導內行的狀況
但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根本 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因為這是他自認最充滿青春也充滿愛的故事 也是最重要的回憶
因此他永遠都能辨認出哪些內容對到了他的感覺 哪些不行
哪些要再加強 哪些已經夠了
也就是說 在電影開拍的瞬間 他心裡已經有清楚的一把尺
所以有明確的目標 配合上很努力的溝通 加上有默契的團隊
要說這部片拍的好看很意外嗎?其實我覺得剛好而已
上面講的東西犯了職業病 有點枯燥了
講點心理層面的東西
九把刀在這本書裡講到 對他來說
這部電影其實是一份給他自己的精神療癒
而最關鍵的場景 就是在自由格鬥賽結束後
兩個人在那時發生的激烈爭吵 那也是整部電影的轉折
這邊可能引用原文 會比我自己重述來的有感覺:
當柯景騰對著沈佳宜咆哮:「幼稚?我就是幼稚,才有辦法追你那麼久」而沉默片刻的沈佳宜,終於回以一句讓我心碎一千次的對白時,我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螢幕前,眼淚爬滿了臉龐。
我不曉得某種悔恨是否連同那些鹹鹹的淚水劃出了我的身體,但我終究把自己重新帶回了青春裡最黑暗的一刻,再一次面對了悲傷。但我不要只是面對悲傷,我拍電影,不只是想重現記憶,我還想重新修復……我想擁有更好的選擇,做更好的決定。
於是沈佳宜又為了三十二歲的我狠狠哭了一次。
那些美麗的眼淚都留在鏡頭裡了。
我的眼淚也跟著電影裡的柯景騰更好的一次決定,永遠消失了。我們可能沒那麼多錢 或者是機會及才華
去拍個電影來療癒自己 但是這幾年下來開始會不定的回想自己
很深刻的了解到 有些在心裡的傷口就像是內傷
如果不認真去身就去挖掘 甚至是努力回想起當時最不堪的記憶去面對
那這個傷口會跟著你一輩子 然後在你接下來的人生中
你可能會一直不自覺得被這個傷痕的後遺症所影響
它會影響你做出的許多決定 進而影響你人生的樣貌 以及你的方向
千萬別小看這些看似時日已久的傷
當你自以為已經淡忘 已經痊癒 甚至已經習慣的時候
你的惡化將會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迅速蔓延
到了最後 你可能會不知不覺中 變成一個壞掉而扭曲的人
而你甚至可悲到 你不知道自己很可悲……
整本書看下來 大概就是這部分最有共鳴了
老實說我無法否認九把刀是個臭屁的人 這個特質也讓他惹到不少人
但在臭屁的背後 總是不難看出他有著十足十的認真
當然他有著讓許多人無法理解的熱血
可能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可能讓人覺得單蠢 好傻好天真
但這個世界上的冷漠及現實殘酷實在是不缺了
偶爾有這種人出現 我真的還滿欣賞的
雖然似乎過了隨處爆衝的年紀 出社會後開始有了比較沉穩的心境
但當年他帶給我的那股滿腔熱血 卻始終深埋在身體的某處
一直到現在 我還偶爾會拿它們出來面對這個社會
去對抗一些我並不認同的事件及現象
我想那將永遠是我在保護自己的價值觀時 最強力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