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再一次相遇


因為很喜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
當然也很早就看過原著的小說
這次九把刀又再次把他的電影創作過程記錄集結成冊
所以不可免俗的 我就把這本電影創作書買了下來
當作另一種方式的回味 也想更了解這部電影的更多

看這本書的過程中 我發覺九把刀可能是個滿懂得管理的人
雖然他是個新手導演 但是他懂得怎麼分工 而不是一味的集權
他也懂得尊重專業 避免發生外行領導內行的狀況
但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根本 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因為這是他自認最充滿青春也充滿愛的故事 也是最重要的回憶
因此他永遠都能辨認出哪些內容對到了他的感覺 哪些不行
哪些要再加強 哪些已經夠了
也就是說 在電影開拍的瞬間 他心裡已經有清楚的一把尺
所以有明確的目標 配合上很努力的溝通 加上有默契的團隊
要說這部片拍的好看很意外嗎?其實我覺得剛好而已

上面講的東西犯了職業病 有點枯燥了
講點心理層面的東西

九把刀在這本書裡講到 對他來說
這部電影其實是一份給他自己的精神療癒
而最關鍵的場景 就是在自由格鬥賽結束後
兩個人在那時發生的激烈爭吵 那也是整部電影的轉折
這邊可能引用原文 會比我自己重述來的有感覺:
當柯景騰對著沈佳宜咆哮:「幼稚?我就是幼稚,才有辦法追你那麼久」而沉默片刻的沈佳宜,終於回以一句讓我心碎一千次的對白時,我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螢幕前,眼淚爬滿了臉龐。 
我不曉得某種悔恨是否連同那些鹹鹹的淚水劃出了我的身體,但我終究把自己重新帶回了青春裡最黑暗的一刻,再一次面對了悲傷。但我不要只是面對悲傷,我拍電影,不只是想重現記憶,我還想重新修復……我想擁有更好的選擇,做更好的決定。 
於是沈佳宜又為了三十二歲的我狠狠哭了一次。 
那些美麗的眼淚都留在鏡頭裡了。 
我的眼淚也跟著電影裡的柯景騰更好的一次決定,永遠消失了。
我們可能沒那麼多錢 或者是機會及才華
去拍個電影來療癒自己 但是這幾年下來開始會不定的回想自己
很深刻的了解到 有些在心裡的傷口就像是內傷
如果不認真去身就去挖掘 甚至是努力回想起當時最不堪的記憶去面對
那這個傷口會跟著你一輩子 然後在你接下來的人生中
你可能會一直不自覺得被這個傷痕的後遺症所影響
它會影響你做出的許多決定 進而影響你人生的樣貌 以及你的方向
千萬別小看這些看似時日已久的傷
當你自以為已經淡忘 已經痊癒 甚至已經習慣的時候
你的惡化將會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迅速蔓延
到了最後 你可能會不知不覺中 變成一個壞掉而扭曲的人
而你甚至可悲到 你不知道自己很可悲

整本書看下來 大概就是這部分最有共鳴了
老實說我無法否認九把刀是個臭屁的人 這個特質也讓他惹到不少人
但在臭屁的背後 總是不難看出他有著十足十的認真
當然他有著讓許多人無法理解的熱血
可能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可能讓人覺得單蠢 好傻好天真
但這個世界上的冷漠及現實殘酷實在是不缺了
偶爾有這種人出現 我真的還滿欣賞的
雖然似乎過了隨處爆衝的年紀 出社會後開始有了比較沉穩的心境
但當年他帶給我的那股滿腔熱血 卻始終深埋在身體的某處
一直到現在 我還偶爾會拿它們出來面對這個社會
去對抗一些我並不認同的事件及現象
我想那將永遠是我在保護自己的價值觀時 最強力的後盾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互動設計概論


跟《結網》一樣 這本書是專門為網站企劃的工作而買的
不同的點在於《結網》本身的內容較偏向專案管理
而這本書則是將重點完全放在設計上

互動設計概念這幾年在許多網站跟軟體的製作上
都已經開始成為一門顯學 畢竟現在數位科技的發達
讓互動多了許多新的可能性 但同時也將之複雜化
很多產品在基本的外型美學或實質功能上
都已經沒有太大的差異化 但是為什麼有的產品
硬就是在市場上遜人一籌呢?
部分的原因 就在於互動模式設計上的差距
這部分應該不需要講太多吧?
想想Apple出產的行動裝置 那流暢的使用體驗及介面便可知一二

那網頁呢?這其實才是我所關心的
畢竟網頁設計與傳統的平面設計不同 它是一種互動的設計
必須依使用者的需求和習慣去考慮互動流程
接著是網站架構 然後安排按鈕和選項 還要設計和規劃視覺引導
這許多設計方面的考量都必須做的周全了
才能讓使用者享受使用整個網站系統的操作過程
所以網頁設計的重點 其實是在設計互動的機制
進而建構人和數位資訊之間的方便門

書裡沒有很深奧的內容 但是卻用了很多例子去佐證所講的理論
因為太多太廣了 所以這邊就不一一贅述
只能說裡面提到許多過去互動設計應用的手法
都讓我產生許多網頁改版的新概念
光是「F」形的網頁閱讀模式 就刺激我把正在醞釀的版面整個重排了一遍

作者在一開頭的時候 用電玩遊戲的概念
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
「你在山中埋下了一個稀世珍寶,但卻畫了一幅沒有人看得懂的藏寶圖,如此一來,這個寶藏等於根本不存在,因為沒有人能夠根據一張看不懂的地圖找到任何東西;但它又比沒有寶藏更討人厭,因為它會讓人想去找卻又找不到。」
因此如果要說網站裡面有什麼東西 是使用者想要或需要的
或許身為一個網站的企劃人員 最終的目的就是畫好這張藏寶圖
讓使用者可以順利找到想要的寶藏吧~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包括愛情。」
這是電影預告片的文案之一 也是九把刀的標準口頭禪
老實說 我不知道怎麼去寫這部片的觀後感想
看完以後的感覺很複雜 卻也很真實
那是種很深沉的感觸 來自自己被喚醒的回憶
「我都以為我自己是個超有自信的人,但那時我才發現,原來在自己喜歡女孩的面前,我是個膽小鬼。」
很深很重的一句話 這句話是在劇情的中段
柯景騰在與沈佳宜約會時 心裡所泛起的感觸
不知道為什麼 好像每個男生都是一樣
不管平常有多大自信 有多少輕狂 有多麼搞笑
當發現自己真正喜歡上一個女孩 而她就在你眼前時
你的舌頭永遠會打結 你的腦袋永遠會空白
而她的一顰一笑一嗔一蹙 也永遠像綁在你心上的不定時炸藥一樣
輕輕的一動 你就重重的被擊中
「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沒有一個男孩招架得住。」
好像就是這樣 從小到大都會覺得
女生總是比我們這些臭男生成熟了一點
尤其是面對自己喜歡的女孩子 我們都曾幼稚的用各種笨拙的方法
去吸引她們的注意 但女生似乎永遠不懂
為什麼男生總是這麼幼稚?為什麼不能成熟一點呢?
「我就是幼稚,才有辦法追妳這麼久!」
因為妳們不懂 當初我們所有的 就只有無盡的幼稚
而我們窮盡一切幼稚的表現 為的也只是希望妳們
可以在某天轉過頭 多看我們一眼而已
「我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因為有了我,讓這個世界,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 
「而我的世界,不過就是妳的心。」
這句話是整部片的經典之一 也是讓我心裡泛起連漪的前三名對白
高中生涯一開始 始終是班上倒數前三名的我
在高二下成績突然突飛猛進 一度破到全班的前15名
那時候家人明顯都鬆了一口氣 覺得自己的小孩總算願意念書了
但始終我都沒讓他們知道 曾經那時我在大露營的時候
遇到第一個讓自己心動的女生 至於認真唸書的原因
就只是因為她的成績很好 而我不想輸給她
甚至想要用這種方式追上她 讓自己有機會站在她身邊而已

之後的之後 我喜歡上的女生 都擁有某種認真的特質
也就因為這樣 每次只要為了能夠讓她們正眼看著我
我幾乎都會讓自己全力埋身進某個目標裡
然後很滿足的感到 自己正慢慢的擁有小小的機會
就算到現在出了社會 進了職場辦公室
這個幼稚的想法也始終沒有想要改過來
「真實人生裡,有些事永遠也沒有答案。」
很熱血嗎?或許
都成功嗎?並沒有
那……有開心嗎?

我猜妳永遠不知道 當我做的一切努力
突然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 換到妳看著我的微笑時
那是不管在何時何地 都能讓我瞬間幸福到爆炸的一刻

記得九把刀在電影上映後
對所有參加口碑場的觀眾卑躬屈膝
懇求大家不要洩漏結局 因為那會是一記「居爾一拳」
一開始還覺得言重了 畢竟結局若不更改
那小說上已經寫得很清楚 就是一份遺憾不是?

也對也不對 那是同樣一份遺憾
但是電影中多了一個畫面 讓整個遺憾充滿了蕩氣迴腸的豪情

為了保有這份震撼 這裡就不講結局了
我只能說 當結局乍現的時候
自己唯一能做的 就是噙著眼裡差點湧出的淚水
使勁的跟全場觀眾一齊奮力鼓掌
那是讓人無法想像的強大 擁有多少堅持的一份感情
讓柯景騰能夠完全奮不顧身的將新郎的戲言
當成自己夢想的另一種實現
只因為他實在太喜歡 太喜歡這個讓他魂牽夢縈八年的沈佳宜了
『謝謝你喜歡我。』
「我也喜歡當年喜歡著妳的我。」
兩個小時的時間 很多狂狷年少的幼稚回憶和酸甜苦澀
都片片段段地浮現在腦海 雖然已經再也回不去了
但這部電影 真的幫我找回好多情感
青春就像場盛夏的滂沱大雨 即使有可能感冒
也企盼能有機會多淋它個幾次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對於那份無力的恐懼

難得出遠門 雖然只有短短兩天
但是遠離這幾個月工作及生活的環境
反而有機會多出了一點時間及空間
去面對一些已經存在已久 但一直沒時間或心力去深究的問題

兩天的思索下來 答案似乎是有了
但卻讓人無法開心起來

我還記得那年夏天 那時我正在準備研究所
那時候的焦慮與不安 可能是我這輩子完全不想再經歷一次的
我感覺無法看到自己的未來 我不知道自己能把握些什麼
甚至對於自己的存在都起了深層的懷疑
而那時候 我是有女朋友的 

分隔兩地的情況下 易感的她在遠方承受著孤單
好幾次向我發出很強烈的求助訊號
我卻受限於許多因素 無法及時回到她身邊
而無能為力的我在那個時候 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
反而把她的情緒苛責為不成熟的表現 當下當然自認是沒有錯的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 那時的表現只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力
而擺出的中乾外強罷了

結局當然不是好的 就不多提了
只是當時的我態度雖然強硬 卻仍對於那時的無力
以及因此存在於兩個人之間的痛苦
產生了無可抹滅的恐懼

之後並不是沒有重新嚐試談過感情
但是好死不死的又是遠距離 然後又碰上當兵
許多情感維持所必需的努力無法達成
好不容易累積的基礎 就這樣悄悄的再度夭折了

那時候總覺得人生嘛~總是有個這麼幾年
牙一咬就過了!沒什麼好擔心的
或許是自己當時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反應比較沒怎的激烈 但或許這點看似輕描淡寫的經驗
可能又加深的自己對外在現實無力的畏懼吧

現在只要面對到可能的進展 我都會不由得開始思考
倘若真的有機會交往了 我擁有足夠照顧對方的能力嗎?
對方需要我的時候 我真的有辦法萬全一切嗎?
如果碰上遠距離呢?我有能力維持住這份情感嗎?
如果對方要求我思考未來 我有辦法給一個有把握的回答嗎?

答案他媽的讓人洩氣
因為最好的是「不確定」 最正常的是「沒有」
結論只是發覺自己是個懦弱而無力 卻又始終憧憬著堅強而逞強的人

或許有人會說 這是需要兩個人努力的
或許有人會說 現在想這些還太早
或許或許 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意這些
我不由得想起以前朋友在網誌中怒吼的一句話
『Maybe you don'care. BUT I CARE!』
我不想再因為遠距離扯斷自己想抓住的一切
我不想再因為自己的匱乏而失去自己珍惜的人
我不想再因為自己的不穩定而無法給人安心的未來
因為我在意 所以我會很認真去考慮這些問題

但實際上 如果現在碰上同樣的情形
我還是一樣他妹的無能為力!
出社會將近一年了 別說讓自己成長
光是保有自我跟改變現狀 就幾乎讓我費盡心力
事實證明我也只是個在現實洪流中掙扎的凡夫俗子罷了
只是還不知道何時會滅頂而已

至於這種狀況多久能改善?
老實說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當時認為人生總有個這幾年 現在突然發覺可能是十幾年
這個現實殺千刀的差點擊潰我

思考兩天後得出的答案 居然如此令人失志
讓我心中充滿了洩氣及憤怒的情緒
我怎樣都不覺得自己有資格 能讓別人相信我並且跟我在一起
而對於這份因無力而產生的恐懼
我的腦裡翻來覆去的 到現在也就只有一個字而已

「幹!」

真的……就只有這個字而已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旅行的所在


很有味道的一本小品 我大概花了三天就看完了
算是舒緩自己長時間接觸工具書籍的緊繃感
看完以後給它五顆星 也不知道為什麼
或許是書中那平實質樸的敘述 帶給自己的心裡某種滿足吧

書的一開始有些篇章很有意思 不對……應該說每篇都滿有意思的
但在初看時 大都會對作者異於常人的經歷有大開眼界的感覺
像是朋友走到哪交到哪 在海岸和刺青女孩的一夜邂逅
甚至是成為書商或二手褲商的經驗 這些都是在一般的生活中難以體會的
但在繼續往下看後 才會發覺他寫的東西其實很普通-就是「生活」
不論旅行至何處 是平凡的走訪還是驚喜的遇見
甚至不管是否有個令人微笑的結局 整本書的文字都是同樣的風格
並沒有沒有誇張激動的語氣 也沒有花俏繁複的形容詞
就純粹只有對旅行生活的觀察思索 以及樂天的態度
但這卻反而讓這本書 蘊含了許多讓人莞爾的溫和及暖意
『即使待在家裡,或是在附近晃晃,花點巧思、改變心情,就能來一趟對自己來說意義非凡的旅行。』
很多人都說想要放鬆 其實後來自己發覺沒有想像中簡單
常常被物質環境牽著走 想著「要去流浪到很遠的地方」
或是「大老遠跑到這裡了~一定要怎樣怎樣……」的念頭
最後反而讓自己的精神更緊張了 最後才發覺
其實真正能讓自己放鬆的 是自己看待周遭事物的心境
所以下回出門 先用比較鬆鬆的心態去看待每一處自己的所在吧
說不定可以看到一些事物 有著讓你驚喜卻總被忽略的新面貌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IMC整合行銷傳播


整整花了兩個禮拜 看完這本書
看完的感覺只有一個:「實在不該堅持一定要看完的……」

這本書是2004年出的 當初會買除了因為看它在二手書店很便宜
也是因為大學時就有注意到這本書 始終覺得不錯
但是時光荏苒啊……大學至今已經過了5年
當年或許還稱得上熱門議題的整合行銷
如今看起來已經變成重彈到不能再重彈的老調了……

還是講一下主旨好了 簡單說公司就是要以「顧客為尊」
所以行銷傳播上不應該是根據預算來決定如何投放訊息
而是應該根據顧客的屬性來精準發送不同的誘因
這樣才能真正產生宣傳的效果 貼近顧客的真正需求
然後帶來實質收益最後世界和平布拉布拉布拉……

真的沒辦法有什麼具體的心得
這本書應該是可以拿去烤肉了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