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 App 就像十年前做網站一樣,再過一兩年,「本公司沒有 App」這句話聽起來,就會像現在說「本公司沒有網站」一樣詭異。
這句話是這幾天Polydice, Inc.徵才時 在文案上寫的一段話
感覺很適合當作這次讀書心得的開場白~XD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出來多久了?五年?十年?還是更久?
不!如果我印象沒錯的話 第一代iPhone距離現在
其實只有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而已 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它們幾乎影響了整個世界既有的生活模式
搭配行動網路的發展 你開始可以隨時隨地接收各種資訊
或是使用各種服務 以及在無聊時打開遊戲消磨空白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Steve Jobs逝世後 被許多人奉為科技業的巨人之一
因為他所推出的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 真的做到了改變世界這件事
到底有什麼改變?老實說族繁不及備載
而且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一樣 所以感受也會有差
不過作者在書中有提到幾個要點 讓我覺得還挺精闢的
其中我覺得最關鍵的 應該是「隨時」與「定位」兩個元素
先講講「隨時」吧 由於行動裝置跟個人電腦不同
每個人都會貼身攜帶 不用在被綁死在電腦桌前
因此過去必須透過個人電腦連上網路才能取得的資訊或服務
現在你已經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了
這讓網路資訊服務 開始可以進入過去所無法接觸的消費決策過程
過去人們在利用個人電腦及網際網路瀏覽資訊時
通常只是停留在「搜尋」與「評估」的階段
至於到實體商店進行決定時 額外的衝動性消費是資訊服務無法插手的
但是現在不同了 由於行動裝置讓人都能隨時連上網
因此現在實體商店可以在人們決定購買的那一刻
即時提供更優惠的資訊 增加人們在計劃外購買的的誘因
這類資訊有時是被動的用條碼暴露在消費者眼前
等待消費者利用接收程式去掃描 有另外一種則較為主動
是透過判斷消費者的所在位置 來決定是否發送訊息給行動裝置
也就是接下來要講的「定位」元素
「定位」或許可以說是整個行動裝置應用的核心所在
早期許多行銷資訊 都是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發送
鎖定的族群大都無區隔可言 因此過去廣告界有句名言:
我有一半的廣告預算浪費了,糟糕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直至個人電腦及網際網路的出現 網路行銷的成長
開始讓許多訊息可以聚焦於集合某些特質使用者的網站
而電子郵件名單的開發也成為差異化行銷的利器之一
只是這時提供資訊 大多仍停留在需求的開發 而非實際銷售的提升
但行動裝置帶來的「定位」概念 可以說是讓產品及服務在行銷上
多了一條全新而有效的管道 回到剛剛實體商店的例子
實體商店現在可以透過「定位」的判別 挑選在自己商場周遭的顧客
接著利用簡訊或是專用的App 傳送相關的促銷資訊
最大的好處在於 我們可以認為會進入傳送範圍的消費者
在地理位置上或多或少都與這間商店有所關連
就算這些內容無法帶動所有人立即購買
但消費者日後還是有機會使用到這些資訊
因此比起傳統的網路行銷 甚至是更傳統的大眾媒體
廣告行銷預算的投入 在轉換率是必會比過往高上許多
不但減少了使用者在資訊爆炸中受到的干擾
也能讓廣告主更加直接而有效率的接觸到自己的潛在顧客
書中還講了不少目前已經在實行的行動應用
或許因為大都是實驗性質 因此都讓人挺耳目一新的
只能說行動裝置可以應用的層面太多了
除了書中所提的案例 現在仍有許多人想在這個新領域中
創造出自己的市場(或戰場) 一塊小小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居然能在短短幾年內再造了人類看待人事物的角度
無法讓人不承認這的確是個偉大的革命
但我想每個人都可以進一步相信 這場革命還只是剛開始
接下來它只會更快 並且絕對絕對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