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在做網站服務推廣 開始必須跟大量的潛在顧客接觸
而自己比較習慣在打電話作陌生開發前
先寄一封服務介紹信給對方 算是幫接觸時的洽談打個基礎
所以信的內容要怎麼寫才能吸引對方閱讀
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這本書介紹了在許多種在不同情境下的書信寫法
雖然說外語的遣詞用字 在我們中文的表達習慣上有點不自然
但作者針對每種信件所應呈現的方向及內容 其實都表達得很清楚
因此比較重要的應該是抓住這些信件撰寫上的概念
然後轉化為中文的表達方式 才算是真正的開始活用
由於商業書信很容易流於廣告信 然後被收信者忽略甚至設成垃圾信
因此想避免類似的困境發生 「客製化」跟「重點表達」是很重要的原則
像是要將收信者的姓名與職稱(或是公司單位名稱也可以)
以及對方可能感興趣的重點簡單精煉的放在標題內
接著在信件內容的開頭快速的自我介紹 並摘要自己產品的特色及優勢
這些寫法雖只是操作上的細節 但都能大大的提高開信率
並刺激對方產生閱讀完整封信件內容的慾望
之前一開始寄接觸信的時候 寫出來的信完全就是標準的廣告信
寄出以後幾乎是泥牛入海 那時候感覺超挫折的
後來自己慢慢調整 再配合這本書提供的一些概念
改善後的寫法讓我在後來跟客戶接觸洽談時
都發覺對方都已經有很認真的看過我先前寄出的信了
這對後面洽談的幫助不可謂不大 只能說不管魔鬼還是天使
都是藏在細節中的
aNobii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讓顧客開口說成交
嗯……在這份工作之前 業務性質的工作一直都是我很排斥的
而且在上一份工作中 又聽說過不少房仲業務的惡行惡狀
讓我對業務這個職業的觀感簡直打落谷底
但是心裡其實又隱隱約約的明白 如果要做好行銷企劃
第一線的業務經驗回饋是不可少的 所以當我意識到這份新工作
自己必須兼任推廣業務的工作時 就抱著姑且一試又不得不試的心情
開始了第一個月的主辦單位陌生開發
結果我只能幫自己寫個「慘」字……
在接觸業務推廣工作前 我一直認為業務只要夠嘴夠油就沒問題
但是自己下場實戰後 明明平常就很嘴的我
光是磨出一個稍微切入人心的說法 大概就花了一個月的碰壁時間
另外想要先寄封產品推廣的 Email 給這些廠商拜個碼頭
結果寫出來的內容完全就是該死的廣告信 我自己看了都想刪掉
實在是覺得寄出去好毀損公司的形象跟名譽……
這時候才發覺業務銷售工作博大精深 不是出張嘴就能搞定的
所以趕緊買了這本書 惡補一下別人的經驗先
說實話這本書可能無法整理出什麼系統化的重點
因為裡面的內容雖然多 但是都是根據情境運用的應對方式
所以有些部分是我看完馬上隔天就可以開始嘗試
但有些地方也會因為缺乏實戰經驗所以很無感
我只能說這本書講授的一些銷售方式 其實還滿紮實受用的
至少在我陸續嘗試運用裡面的一些概念 去改變跟廠商的應對後
這個月的推廣工作開始有了些起色 稍微洗去了第一個月的挫敗感
不過的而且確的是 在經過一個月業務推廣工作的洗禮後
有感覺到自己在了解客戶需求及溝通技巧上大幅的提升
寫出來的文字也開始讓廠商在打開 Email 時願意看完內容
這時候才真正體會到 要為一個產品或服務做好行銷
前線的業務推廣是塊無論如何都必須踩進去的領域
因為唯有這樣 才有辦法隨時接收到最及時的市場反應
而這也是行銷所需要的 很基本卻也很關鍵的元素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好設計不簡單
這本是Donald A. Norman去年底出的書 主題是「複雜」
講述的是如何在複雜的世界中 透過設計簡化原本繁雜的一切
讓人們在生活時能不需經歷一些不必要的困擾與挫折
作者一開始就強調 「複雜」與「繁雜」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設計的功能就是要規劃「複雜」而避免「繁雜」
怎麼說呢?作者認為「複雜」是這個世界已不可避免的現象
不管是城市的交通或常用的生活家電 甚至是書本封面上的小小罐子
其實都蘊含著許多複雜的原理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常感受到?
主要就是因為透過設計 減輕了我們在學習及使用上的壓力
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開車」 車子內部結構及運轉原理之複雜
沒有像技師一樣有個十幾年的專業知識及老經驗
一般人根本無法直接就機械原裡的角度去操控一台汽車
但是透過設計師的規劃之下 可以列出一長串清單的功能操作方式
現在轉變為儀錶板上簡單易懂的圖形按鈕及手動開關
這就是所謂的「簡化複雜」
但是若設計的概念不正確 那麼原本隱藏在背後的「複雜」
就有可能轉變為使用者眼前的「繁雜」
那種感覺就像原本應該逐格逐櫃整理的房間
裡面的東西突然全部在眼前爆出灑滿一地的感覺
看看現在拿在手上把玩 設計簡潔高雅的智慧型手機
如果它內部的功能突然都顯示在畫面上 甚至變成機殼上的按鈕呢?!
那應該是一個很可怕的光景 不會有人想要去經歷的
但是「簡化」就是讓東西變「簡單」嗎?其實也不盡然
當你在看電視的時候 如果你發覺手上的遙控器只剩下一顆按鈕
卻必須擁有跟過去一樣多的功能 這樣的「簡單」真的好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將過多的功能隱藏在同一個操作元素中
在易用性上可能反而是負面的 因為使用者必須經歷更多的猜測與嘗試
另外再重提一下封面上的兩個罐子 它們分別是用來裝鹽與胡椒粉
但如果現在它們出現在你的桌上 你知道哪罐是裝哪種調味料嘛?
這就是簡化設計需要考慮到的問題 不只要追求視覺上的簡單
也要去思考使用者的文化及認知 是否能加速學習抑或產生辨識障礙
今天這兩個罐子如果出現在某個國家或是地區
他們的飲食文化對鹽與胡椒粉的使用有明確指示
那或許這樣子的設計會讓他們感到一目了然也不一定
比起上一本著重引發情緒反應的《情感@設計》
這本書「簡化複雜」的核心概念 反而給了我更多實用上的價值
畢竟網站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許多元件的複雜存在
之前進行一些功能或流程上的調整時 在元素上的取捨常讓我傷透腦筋
雖然這本書大多提的是原則或概念 沒有太多操作上的描述
不過這些想法對以後自己在進行產品設計上 我想還是會有幫助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