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祖師爺顯神通

其實三峽本來是沒有排在最近的行程裡的
可能是最近走夠多路了 原本這禮拜是想看個展覽或電影什麼的
結果陰錯陽差之下 居然跟好久不見的大洋約成了
所以今天就在拜訪完大洋之後 順道去三峽老街一帶走了下

三峽老街保存的完整度令人驚訝 是最近幾趟小旅行下來
最讓我覺得有成功留住原味的重建後場域
比起其他大多直接變成商店街的下場 走進三峽老街
當初由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力主導 融和東西洋及漢人風格的街坊民房
不管是巴洛克裝飾還是古羅馬拱門 都還是可以看出明顯的特徵
雖然用現代建材修復的建築 與古早味有些許不協調的感覺
不過能看到當年日治時期的仿原貌 逛完一圈心裡還是滿開心的

充滿洋味的商行
並排的磚造建築
我很喜歡這專賣筷子的攤子

另外老街旁邊有另外一條美食街 往下走到底會看到三峽祖師廟
主奉來自福建泉州的高僧清水祖師 閩南一代多稱其為「烏面祖師」
而臺灣民間則稱其為「祖師公」或「落鼻祖師」
祖師廟中的梁柱有滿精彩的石雕 且數量頗豐
雖然並非金碧輝煌 但卻能顯現出一股威嚴壯麗的氣勢
因此常被觀光資料稱為「東方藝術殿堂」或「雕刻博物館」

香火挺盛的
栩栩如生的龍柱

看完祖師爺廟後 往三峽歷史文物館走去
文物館的後方有一個小工坊 用來展示三峽的「藍染」技藝
「藍染」的起源是因當年三峽的山區 有可以製染料的植物「大菁」
加上三峽溪的溪水可用來漂洗布 溪畔可以晾曬染布
因此當地染布業非常興盛 且彼時淡水河的水運便利
染好的布可經由萬華大量銷往廈門與上海等地
從而造就了染布業興起 昔日可說是當地的明星產業
小工坊裡除了展示成品外 也包括教學與 DIY 的服務內容
一進去就看到一家子在染缸旁玩得不亦樂乎
看著小朋友靛藍到發亮的雙手 有點想抓他的手去拍別人臉……
 
布上有很明顯的「三峽染」字樣
停在門外的腳踏車

走完染坊以後 時間也差不多傍晚
因為精神比想像中累 所以就回頭找客運準備回家了
還滿高興這次來有找到大洋 也有順利逛到一些地方
這幾個禮拜這樣密集亂跑下來 感覺好像有夠了
後面一陣子看看就乖乖待在市區看展覽好了 英雄也是需要休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