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管理的實踐

More about 管理的實踐

這本書是當初因為被劉漢榆挖洞跳 買來惡補做報告用的
後來開始讀書計劃以後 這本書我就一直想把它看完
畢竟480元都花下去了
不過由於實在是太大本了 每次看到一半都會被其他計畫中斷
這樣斷斷續續的 這幾天我終於看完了

這本書冠上徹頭徹尾的將管理在各個層面的意涵與精神
都做了相當詳盡的闡述
書中將管理階層的任務由上至下分為三個層次
分別是:
  1. 管理企業
  2. 管理經理人
  3. 管理員工和工作
在管理企業的部份
他認為一個企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行銷」和「創新」
持續不斷的創新 才能使企業在多變的商場中
保持水準以上的兢爭力
但是內部的創新必須要透過行銷的手法
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和包裝 找出顧客的需求並加以因應
才能達到企業唯一且最終的目的:「創造顧客」
在這邊要注意的是 喜多企業認為它們的目的是「創造利潤」
但其實利潤只是維持企業繼續經營的基本條件
不能因此而本末倒置的將利潤當成目標

在管理企業時 也必須要清楚找出
自己的企業屬於何種事業 像是一間餐廳
把它認定是「餐飲業」或是「服務業」
對於公司的發展及策略的擬定 有相當大的差異
另外也要擁有明確且具挑戰性的願景
才能擁有明確的方向 制定適當的目標計畫

再來講到管理經理人 他認為必須要訓練經理人自我控制
每個經理人都必須思考
自己應該要如何平公貢獻 協助公司達成目標
另外也要協助底下的經理人釐清這些的問題
績效評估必須要能有效的衡量不同經理人的不同貢獻
不可反而變成執行上的框架 人人只為好看的表格而工作
惟有經理人能夠自我控制目標和評估貢獻
整個組織才具有向前的驅動力

而在人才培育的部份 公司必須不時的招募外部人才
因外部人才的引進 可對許多習以為常的成規
產生不同的衝擊和改變 進而帶動公司的變革創新
另外董事會的組成 也盡量由外部且與公司有相關利益的人士組成
如此外部人士所組成的董事會為了維護企業的獲利和自己的利益
較會全心投入公司政策的監督 並且透過較客觀的角度
去防止一些過於專斷冒險的計畫
但是公司也必須同時注重組織內部的主管培育
以便將內部成員所擁有的的文化以經驗加以開發和傳承

最後在管理員工和工作的層面上
他認為雇用員工 就是雇用「這整個人」
不能只是把他們當作機器 每個人都一樣的狀態
經理人必須重視每個不同的個體
找出在他們身上的優勢和條件
然後再針對分析的結果去調配他們的工作
並擬定合理的配合制度和升遷計畫

在這部份比較特別的是
他有提到像藥品公司的科學家這種專業人員
他們並不屬於公司的一般員工
但是他們仍然是普通人 需要成就感以及獎勵
因此經理人必須設定一套特殊的評估和升遷制度
像是研究有成就經費補助增多 或是升成為顧問甚至總顧問之類的
簡單來說 不論是一般員工或是專業人員
經理人都必須知道如何適才適所 並做出適當的激勵
才能持續的開發人力上的資源

在其他部分 它還有提到一些像是組織型態還有做決策的技巧
雖然篇幅較短 卻對整本書有承先啟後的效果
它的內容真的很多 而且每一節的東西都相當紮實
如果一口氣看太多內容 很容易消化不良
但是這本書裡面具備了一切管理該有的思維
真的是每個想要進商業界的人都應該要看的書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放榜

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正取的名單上
總算是讓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為了這個叫研究所的東西
好久沒有好好睡過
好久沒有見到肚子
好久沒有出去玩
好久好久都在看書

終於給我考上了 真的是折磨人
下午戰戰兢兢的寄出了給教授的信
希望他們不要嫌棄我

今天晚上總算能比較安心的睡了
過幾天再去買SPSS來學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非假日的夢時代

明明是非假日
該上班的去上班 該上課的去上課
購物中心裡還是有一堆男男女女
他們平常到底是在做什麼的?

而且定下神來看
非假日過濾掉學生族與上班族後
剩下的這些男男女女
他媽的幾乎全部都是情侶
八樓的玻璃屋頂已經那麼亮
還是沒有辦法掩蓋那些幸福到刺眼的閃光

只是這這些閃光雖然耀眼
但是加起來卻不到假日人潮的三分之ㄧ
讓人對於夢時代是否撐得下去
感到些許的憂心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可以唸書

我的研究所考試之旅 已經結束了一個禮拜多
其實算是晚的 像晉霖他們已經在四月初就考完
閑在家裡當宅神爺了

根據多方面的說法 我的高雄餐旅學院
除非這間學校或是我自己被炸掉
不然應該是會上的

這段時間裏 讓我體認最深的 其實是「唸書」這回事
一直以來 我都不太喜歡念書
當我有其他事情可幹的時候 通常書本都是被我排最後一個順位的
書 等到必須唸的時候再唸就好
我一直是這樣認為

直到考研究所的這段時間 正確來說
應該是邊考邊等放榜的這段時間
看到榜單一張張出來 一間間槓龜 
開始有種「已經無法繼續唸書了嗎?」的恐慌

我學的東西不夠多
我的讀書計畫還沒過半年
我不想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出社會

我還想繼續唸書 這可能是我這輩子這麼想唸書的一刻

聽到自己確定會上榜以後 心頭大石總算放了下來
讓我重新感覺到 能夠繼續當學生念書 其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我很慶幸能在這可能是我求學生涯的最後階段前
體認到「唸書」的可貴
現在就算已經考完了 我還是很習慣的每天看自己的閑書
也買了一本餐旅管理的教科書來預習
每次拿起書來唸 都讓我有許多深深的感觸

進研究所以後 這次一定要好好念書!

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

嘴砲魔人-絕地口試

當初聽捲毛人說口試要做自我介紹
我就當真百依百順的聽從所有人的意見
列了一張草稿 有空就坐在鏡子前面
對著自己 自我介紹~自我介紹~自我介紹~
好不容易從大舌頭變成吃螺絲
再進步成演講比賽 最後終於比較像嘴砲了

結果到現場才聽到說 沒有自我介紹
這嘴砲還沒出口就爆了 簡稱「口爆」

一進去就直接要簡介研究計畫
所長連安定軍心的時間都不給一點
結果我就像鬼打牆一樣 一直講一直講
想到什麼講什麼 好不容易終於結尾
真的是緊張到胃都痛了

不過最後一題的自由發揮
真的是讓我結結實實的打了一個大嘴砲
說到連我自己都快臉紅了
那時有種站起來大喊的衝動:

『吳憲達~我沒白跟你一年!』

考完試出來以後 我才知道原來我好像是筆試的榜首
聽到這個消息著實讓我心安了不少
如果真的讓我進了研究所
我一定會去文昌帝君廟還願的!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僕人-修練與實踐

More about 僕人修練與實踐
在書局找到這本《僕人》的續集
因為自己對僕人領導學還滿感興趣的
就買回來看了

這本書前一部份是以作者本身的心得
將前一本著作的核心思想
如威權與威信 還有領導風格及「愛」
再重新做一次較詳盡的詮釋

而後面就開始提到如何實踐僕人式領導
他認為在一般已積習甚久的企業當中
要實踐僕人領導 必須先改變自己的性格
讓自己能由衷的願意替其他人付出奉獻
其中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 痛苦:原本性格與環境產生摩擦,知覺不適
  2. 覺醒:了解改變的方向,做好心態上的準備
  3. 決心:將意圖轉換為實際行動的意志力
  4. 改變:全心投入改變自我行為,直到形成新習慣
在改變性格後 就要進行領導技能的改善
其中他也提供了一套三步驟的流程
  1. 基礎:提供領導技巧方面的訓練指導
  2. 回饋:了解僕人領導與現行模式的差異,提出領導技能清單
  3. 摩擦:根據清單提出行動計畫,消弭差異並評估成果
另外他也提到了一些相關的激勵概念
並釐清一些在激勵性質上的迷思

僕人領導學是我相當喜愛的一門學說
這種以軟性方法 激發員工潛能的方式
不但可能讓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
也可讓整體的工作環境都呈現正面及肯定的氣氛
加強所有公司員工之間的互動關係
無形中對於公司內部的凝聚力 有強大的加分效果
如果對這門學說有興趣的話
這兩本書 真的值得買回家看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抽菸

「為什麼要抽菸?」

這是曾經有許多人問過我的問題
也是我在被問過的問題裡面 很不想回答的一個問題

對我來說 因為菸可以陪伴
所有的陪伴之中 這是唯一可以用錢買到的陪伴

然後就會開始有歧異 

有人認為這是慢性自殺
花冤枉錢 不尊重沒有抽菸的人
散佈二手菸

在我的想法裡面 我要自殺 不關他的事
我要花錢 是我的錢
我並沒有抽給別人聞
非吸菸區 我不會跑進去大抽特抽

這種情形常常讓我覺得 很多不抽菸的人
確實是不會了解抽菸的人的心理

我抽菸 真的是因為
這是唯一可以用錢買到的陪伴

我抽菸 因為我需要這樣的溫柔
我需要這樣的麻痺
並不只是放鬆 也不只是我想熬夜
而是因為 我的軟弱跟依賴
沒必要對不抽菸的人說明
因為在我的經驗裡面
對方不願意了解 也不想懂

也因此 在我碰到現在的肚子
碰到一個 終於可以跟我好好說話的人之後
我的菸癮也就銳減了三至四倍
到現在 已經沒有再抽了

只是從以前到現在 我一直很想替這個群體說上幾句話
我們很多人 都相當尊重那些沒有抽菸的人
但是我們也希望 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並不強迫你們了解 但是希望你們可以知道
會抽菸 是有一些無奈的理由的

為什麼抽菸的人在尊重不抽菸的人時
不抽菸的人 卻沒辦法給我們同樣的尊重?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練口齒

很奇怪 平常就可以跟人說說笑笑
連第一次見面的人
都有辦法找到聊得開的話題

可是當坐在鏡子前面
準備向自己自我介紹的時候
嘴巴就突然打結了

簡單說 就是嘴砲忽然打不了砲

肚子叫我面試的時候要「以誠待人」
我現在反而比較擔心我連話都說不清楚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部落格—改變世界的資訊革命

More about 部落格‧改變世界的資訊革命
這本書很鳥(= =)
可以說是我的讀書計畫到現在以來
最糟糕的一本書

整本書充滿許多穿鑿附會的歷史典故
以及沒什麼實質意義的數據
許多章節不知道所謂 主題都僅點過為止
唯一有貢獻的部份在於
他點出了一般網站和部落格的差別
在於部落格較受人信賴及肯定
就像報紙上的小格廣告和名家推薦的差別

這本書千萬不要買啊!
除了作者本身寫得不知所云 連翻譯都很糟糕
一狗票的辭不達意 真的是看了會吐血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10步微笑,4步開口

More about 10步微笑,4步開口

這是美國金爵曼事業社群(Zingerman's Community of Business)
其中一位合夥人所撰寫的 
內容主要是在敘述其企業內的服務方針與精神
以及其他像是經營使命建立和績效考核等相關的基礎工作

書裡面最值得看的 是對於提供絕佳服務的原則
簡單來說有三個步驟
  1. 找出顧客真正想要的
  2. 給顧客想要的
  3. 為顧客多做一點
重點就是為顧客多做一點這個部份
對於許多已經稱的上高級的餐旅行業來說
這方面服務的提供仍然不一定能做好
然而 這就是「顧客滿意」與「顧客驚奇」的分野所在
另外在處理顧客抱怨上 他有一句堅守的座右銘:
「在服務業,沒有公平,過去沒有,未來也不會;要講公平,到法律界,或別的星球去。」
這代表說 無論顧客是對還是錯
為了保有他的美好經驗 避免產生負面印象
所以不論顧客對錯 你都必須讓顧客認為自己被重視
並且持續的安撫並想辦法彌補顧客的不滿
畢竟因為據理力爭兒氣走一個顧客
你可能損失的是他以及他背後人際網絡內的潛在顧客

這本書還滿薄的 對於服務業的精神如果想有基本了解的話
就自己去書店翻一下 還不難看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黃金服務15秒

More about 黃金服務15秒

這本書將服務( SERVICE) 這個字拆成七個字的字首
依照順序分別是:
  • 自我尊重(Self-esteem)
  • 超越期待(Exceed Expectation)
  • 補救(Recover)
  • 願景(Vision)
  • 提升品質(Improve)
  • 關懷(Care)
  • 賦權(Empowerment)
這些項目其實都不算什麼新的概念
而且書中所敘述的個案和實踐
其實也都算是換湯不換藥的業界基本共識
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收穫

不過在最後的賦權(Empowerment)的部份
作者有提到一個比較具體的數據指出
當顧客只需要詢問一位服務人員便能解決問題
有70%的人會滿意公司的服務
但若需要再轉接第二名職員時
滿意度便下降至60%
由於在服務業倒金字塔型的權力結構中
第一線的員工支撐著顧客與公司管理階層間的上下關係
因此若不能配合良好的教育和充分的權力下放
讓第一線員工可立即自行決定如何處理顧客問題
不但耗費彼此寶貴的時間成本 也會加深顧客的不滿

另外在賦權的部份 譯者把它跟授權(delegation)的翻譯搞混了
前者跟後者相較起來 多了員工教育這一層的因素
因此賦權所代表的意義比授權來的大很多
也因為這樣的錯誤 讓這本我本來就覺得沒什麼內容的書
評價又更加的降低了(=__=)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總裁獅子心

More about 總裁獅子心
 這是亞都麗緻的總裁-嚴長壽所寫的書
由於已經要去參加餐旅學院的面試
想說多吸收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跟資訊
去面試的時候比較有東西好講
所以這本書自然就成為第一順位的選擇

嚴長壽在書裡面
敘述了許多年輕時代的工作經歷和體驗
另外 他在替自己爭取權利和機會時的積極
也令我印象深刻
就拿「接受」論點來講
他認為一個人具有理想跟個性 是還不夠的
還必須具備有適應並接受環境的能力
接受環境 並不代表必須委曲求全 或是打落牙或血吞
而是要去摸清楚環境的本質 也就是成因和趨勢
然後試著從中找出適合的應對之道 才能順流而上
若想要改變現況 也較了解著力點為何
否則一味的閃躲或是正面抵抗
通常都會遭到大環境的排除甚至重挫

另外我覺得他在爭取機會時 硬要老闆請他吃飯聊天
還有要求權力下放時的堅定態度
都感覺得出他的出眾之處

後面的部份就有許多值得細讀的地方
因為內容是出自一個台灣人的總裁
因此他所敘述的管理方式和哲學
相對於國外的管理書籍 比較符合風土民情
其中令我耳目一新的
是他在定義服務這個行業時
並不認為服務生是在伺候高貴的人
而是「一個紳士與淑女在為另外一個紳士與淑女服務」
這種觀念 使他的員工培養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和態度
也令亞都麗緻的服務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這本書還滿棒的
他完美的詮釋了一個領導人的成功哲學
也替企業界豎立了一個典範
而且我看完書才發覺
原來高雄餐旅學院就是他設立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