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當初因為被劉漢榆挖洞跳 買來惡補做報告用的
畢竟480元都花下去了
不過由於實在是太大本了 每次看到一半都會被其他計畫中斷
這樣斷斷續續的 這幾天我終於看完了
這本書冠上徹頭徹尾的將管理在各個層面的意涵與精神
都做了相當詳盡的闡述
書中將管理階層的任務由上至下分為三個層次
分別是:
- 管理企業
- 管理經理人
- 管理員工和工作
他認為一個企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行銷」和「創新」
持續不斷的創新 才能使企業在多變的商場中
保持水準以上的兢爭力
但是內部的創新必須要透過行銷的手法
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和包裝 找出顧客的需求並加以因應
才能達到企業唯一且最終的目的:「創造顧客」
在這邊要注意的是 喜多企業認為它們的目的是「創造利潤」
但其實利潤只是維持企業繼續經營的基本條件
不能因此而本末倒置的將利潤當成目標
在管理企業時 也必須要清楚找出
自己的企業屬於何種事業 像是一間餐廳把它認定是「餐飲業」或是「服務業」
對於公司的發展及策略的擬定 有相當大的差異
另外也要擁有明確且具挑戰性的願景
才能擁有明確的方向 制定適當的目標計畫
再來講到管理經理人 他認為必須要訓練經理人自我控制
每個經理人都必須思考自己應該要如何平公貢獻 協助公司達成目標
另外也要協助底下的經理人釐清這些的問題
績效評估必須要能有效的衡量不同經理人的不同貢獻
不可反而變成執行上的框架 人人只為好看的表格而工作
惟有經理人能夠自我控制目標和評估貢獻整個組織才具有向前的驅動力
而在人才培育的部份 公司必須不時的招募外部人才
因外部人才的引進 可對許多習以為常的成規產生不同的衝擊和改變 進而帶動公司的變革創新
另外董事會的組成 也盡量由外部且與公司有相關利益的人士組成
如此外部人士所組成的董事會為了維護企業的獲利和自己的利益
較會全心投入公司政策的監督 並且透過較客觀的角度
去防止一些過於專斷冒險的計畫
但是公司也必須同時注重組織內部的主管培育
以便將內部成員所擁有的的文化以經驗加以開發和傳承
最後在管理員工和工作的層面上
他認為雇用員工 就是雇用「這整個人」不能只是把他們當作機器 每個人都一樣的狀態
經理人必須重視每個不同的個體
找出在他們身上的優勢和條件
然後再針對分析的結果去調配他們的工作
並擬定合理的配合制度和升遷計畫
在這部份比較特別的是
他們並不屬於公司的一般員工
但是他們仍然是普通人 需要成就感以及獎勵因此經理人必須設定一套特殊的評估和升遷制度
像是研究有成就經費補助增多 或是升成為顧問甚至總顧問之類的
簡單來說 不論是一般員工或是專業人員
經理人都必須知道如何適才適所 並做出適當的激勵
才能持續的開發人力上的資源
在其他部分 它還有提到一些像是組織型態還有做決策的技巧
雖然篇幅較短 卻對整本書有承先啟後的效果它的內容真的很多 而且每一節的東西都相當紮實
如果一口氣看太多內容 很容易消化不良
但是這本書裡面具備了一切管理該有的思維
真的是每個想要進商業界的人都應該要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