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被這個研討會錄取其實是意料之外
當初劉聰仁只是叫我把之前的半完成稿給他似乎有意思改一改要拿去投稿
本著多一份研究的曝光度總不是壞事的心態
(反正也不是叫我改~)
我就不假思索的把該給的內容都給他了
還真的就上了!o_0
收到錄取通知以後 劉聰仁叫我去處理報名的事宜
我才好好的看了一下這個研討會收的論文結果……全部都是工學院出來的論文
一堆像是「RFID」還有「MRP」之類的陌生名詞
裡面還有一篇的作者是我當初的校外阿宅口委
記得他好像是「電腦與通訊工程學系」的系主任
從專業領域來看 我是怎樣都沒想過我會跟他出席同一場研討會
崔爾雅聽了這消息後 倒是在我意料之內的開譙了
『你能不能投些我也可以一起去的呀!!』
雖然多了一篇學術產出值得高興
但是因為是在台北舉行 報到時間又早所以我本來打算只要去吃便當跟睡覺就好了(呵欠)
結果再度出乎意料的是 研討會的內容出奇的新鮮跟精彩
原本已經完全準備好要點頭的我 閉著眼睛聽了幾句演講以後
居然整個精神慢慢都來了 尤其是D-Link和AUO兩間公司的內容
前者在分享全球資訊化的經驗 說白一點就是幫企業導入ICT
演講者提到目前正在幫杜拜的Hotel Burj Al Arab(帆船酒店)進行專案
其中一個方向就是要將電話客服全拉到東南亞去 以減低人事上的成本
當初在《世界是平的》的書裡看到的願景突然躍然眼前
那種雀躍跟佩服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懂
後者則是在講述自身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優化
裡面除了提到企業電子化的概念之外還將近年來興起的「綠能」概念納入供應鏈管理當中
這時候才知道餐飲業的BOM表 其實在應用上只是初窺門道而已
當放入全球運籌操作時 才叫做真正的淋漓盡致
最後一場的演講者是前進國際的董事長
他主講的是近幾年來資訊科技業的發展趨勢裡面提到近十年來科技產業最常出現的 就是「併購(Acquisition)」
Microsoft買下Hotmail跟Tellme IBM買下Cognos
Oracle買下Hyperion跟Sun(這我真的有嚇到)
目的都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營運模式
不管是硬體商亦或軟體商 通通致力於轉型為服務供應商
而在大量併購與整合的動作下 系統在異質性上將越來越小
企業所得到的解決方案將是融合硬體與軟體
以至於服務甚至包括技術的套裝
因此異質系統的整合將不再是問題 取而代之的則是套裝方案的管理
如何讓一組又一組的模組完美協同運作 才是企業在E化上最大的課題
末了演講者提出一套老而彌堅的經商之道
算是這次受用最大的- 人無我有
- 人有我優
- 人優我廉
- 人廉我快
- 人快我變
簡單來說 一開始的投資一定要有未被滿足的「市場利基」
才能創造支撐成長的利潤而競爭者與日俱增 因此必須利用「經驗法則」改善自身的供應
當競爭者再度跟上時 則是要以打開的市場
產生「規模經濟」以壓低成本
但若成本優勢也開始遭受威脅呢?
這時候就是要透過「資訊整合」來取得及時反應的優勢
基本上產業競爭至此已激烈至無以復加
短短的幾個字內含的可能是幾十年的市場興衰
短短的幾個字內含的可能是幾十年的市場興衰
若要再度突破取得新的領導地位
便要倚賴「創新研發」重新取得「市場利基」
而這套經商之道 又會從頭再度開始循環便要倚賴「創新研發」重新取得「市場利基」
很難得的一次體驗 有機會接觸另一產業的生態
其中先進的發展著實讓我重新開了眼界
就連學生的論文發表內容也不斷強調著創新再創新
比起餐旅產業的文火慢熬
科技產業的市場存在著一股截然不同的撕殺狠勁
(也難怪電子新貴每天都要冒著被抬出公司埋的生命危險)
感謝劉聰仁 沒有他這次的誤打誤撞
我可能又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侷限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