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小結

再過一個小時就要去澳門了

說不緊張是騙人的 就算跟我說一百遍『不要緊張~』
我他媽的還是會很緊張

以前只有幫別人辦國際研討會的份
現在變成自己要站上別人準備的講台了
希望到時候不要在台上忘詞 不然真的糗爆了

ICEB的發表結束以後 學生生涯就暫時告一段落
後面能不能出國繼續當學生 還真的就是看這11個月的日子了

(………………)

昨天和女孩分開的時候 其實心裡很多不捨
好幾次都冒出了「如果不出國……呢?」的想法

人生似乎就是這樣 總是會出一些很兩難的選擇題
常常在選擇夢想的那一刻 也就同時選擇了遺憾

當女孩是我的夢想 深造也是我的夢想
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一些比較有創意的答案?

我是認真的 對兩者都是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靠認真努力就可以辦到的

我的人生 要這個月寫下一個小結了
西元2007年至2009年 這兩年並非事事順心
但卻是很值得紀念的一段歲月

感謝這兩年遇到的一切 讓我從過去的茫茫然中
脫了一層薄薄的皮

昨天回家睡了個覺 起床甩了甩頭 有比較清爽了

人生還是要大大步的向前走 與其煩惱這些暫時無解的問題
還是先專心面對接下來的日子比較實際
剩下的…交給運氣吧

最後我還是買了一包菸 夭壽……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逆梯行腳

昨天在巨蛋站等周軒正的時候
突然起了念頭想試試看
逆著走電扶梯到底要多久才會到下面

然後我就真的開始走了
他媽的超慢 花了一分多鐘的時間
實際下去的高度大概不到平常的十階
結果就在我鍥而不捨的打算繼續往下走的時候

(捷運廣播音樂)

『各位旅客請注意。』
『請勿逆向使用電扶梯!』
『請勿逆向使用電扶梯!』

(捷運廣播音樂)

幹!還加重語氣講了第二次!
糗爆了 …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IF定律

More about IF定律

這本書也是叮噹推薦我看的 不過更久之前了
大概是大二或大三的事了

其實我沒有很想打這本書的心得
主要是因為自己現在 還是很討厭這種帶目的性的話術
就算書中一在強調有話直說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我還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 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

不過既然都看了 還是講一下中心思想好了
這套簡單的理論其實還滿有兩把刷子的
「IF定律」裡的IF 包含了兩種意義
一個是開頭時作為假設詞的IF
另一個則是在結尾陳述事實的「In Fact」的字首縮寫
公式如下:
IF * E * L * P = In Fact

IF:假設事實或預期達到的目標
E:表面證據(Evidence)
L:合理推論(Logic)
P:適當的表達(Expression)
In Fact:被認知的事實(也就是結果)
也就是說 當我們要某人相信或接受某件事時
即使這件事不存在(並非事實)或是不合理
但只要我足夠的表面證據和有邏輯的合理推論
加上適當的表達方式 其實他人會很容易被說服

用最會講話的專櫃小姐來舉例好了
今天準備要賣一直滯銷的保養品給死不認老的妖婆貴婦

「哪裡?太太您看起來就像我姐姐,甚至還更年輕哩!」(IF)
「不會啊!以您這個年紀,這樣的皮膚算很好的,我看過很多客人年紀輕輕的,膚質還比您多呢!」(E)
「我看看…您應該只是水分少了點,皮膚太乾才這樣的。」(L)
接著只要再適時的拿出滯銷的保濕美白乳液
配合宣傳文件跟表情加上肢體語言繪聲繪影的表達(P)
通常妖婆們就真的相信自己只是水分少(In Fact)而非先天的臉部殘缺
然後開開心心的買了一罐銷售成績低迷的保養品回家
 (難怪大家都說女人的錢好賺)

書中還有許多像這樣的例子 都是為了佐證這個定律
還滿容易發現 許多狀況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碰到了
因此這本書其實有一部分的目的 算是幫助人靠一張嘴活下去
其他還有不少作者自己在公關世界裡打滾多年的心得
雖然並不是每種想法都認同 不過還是可以做個以後與人互動的參考
(大人的世界怎麼非得這麼黑暗不可啊?)
期許自己可以八面玲瓏的人適合來看這本書
全部學起來以後 絕對會變成一個嘴巴超會講的人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逆境

今天的我 應該可以帶給很多人正面的能量
因為我今天大概比很多人衰上幾百倍

宅神朱學恆曾經說過:
『如果你是真心想要逆境,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給你逆境!』
但是他卻忽略掉一件很重要的事

「就算你不想要逆境,全世界還是會聯合起來給你逆境!」

早上起床的時候 肚子就有點不舒服了
但是感覺還不很強烈 沒想太多的吞了一杯牛奶就出門了

一到學校 我的大便立刻展開了第一波攻勢
進研究室放下電腦 我馬上衝進廁所裡安撫敵人的殺氣

出來以後 回到研究室坐下
準備開電腦繼續進行我艱辛的背稿大挑戰

結果電腦…無預警的給我中風了……Orz
真的是他媽的…他媽的…操他媽的……

面對電腦眼下再起不能的狀態 我很努力的忍住了浪費時間的暴走
開始仔細盤算起後面的危機處理

天可憐見(我當時是這樣想的) 後面幾天暫時沒有很倚重電腦
正向如我開始振作起來 往圖書館的公用電腦出發
準備用網路上備份的原稿來重建我的講稿

喀啦喀啦的經過一番努力 將近一個半小時的重建工程終於結束
我喜滋滋的存了檔 準備把它印出來

幹……藍白畫面出現了…O…rz

不過這時候樂觀如我並沒有絕望 因為我剛剛有存檔了!嘿嘿~
所以我很平靜的重開機 準備再印一次
結果在電腦桌面映入眼簾的那刻 『噢~有人崩潰惹!』



◢▆▅▄▃公用電腦╰(〒皿〒)╯自動還原▃▄▅▇◣



理智如我 很克制的沒有在圖書館裡面裸奔
但是我癱在椅子上失神了快五分鐘

只是人生的路還是要走下去 接回了自己的理智線後
我也只能認命的重新再來一次一個半小時

等到終於順利印出講稿以後 我已經心力交瘁了
這時候是下午三點鐘 我決定去吃點東西補充一下元氣
所以我往學校附近最保險的「家旺」出發

結果飯沒熟…O……rz

咬了滿口的生米芯 我失去一切跟老闆討價還價的力氣
滿肚子大便的吃完飯後 我決定去圖書館看個Discovery輕鬆一下

結果一坐下來 片子沒放五分鐘
我的大便策略性的展開了第二波攻勢

然後是第三波…

第四波…

待在視聽區的30分鐘 我大概有快20分鐘在拉肚子
等到第四波大軍離去時 我都要精疲力竭了…

無奈的把片子還回去 我瞥到中間空蕩蕩的數位學習區
虛脫如我決定用圖書館的電腦打個麻將轉個運

結果我輸光了全部的家當…O………rz

兩袖清風如我這時已經快要不行了 慢慢的走出圖書館
準備回研究室開始好好的背剩下一半的講稿

結果我在下樓梯的時候跌倒了…O…………rz
後面的樓梯我幾乎是用滾的下去

當我躺在地上 看著被一樓走廊遮掉一半的天空時
對於人生的諸多逆境 我已經看破了…

好不容易終於回到研究室 坐下來認真的順了幾次稿以後
我終於掌握住各段文章的重點表達了(唯一的好事)
看著仍然像死魚一樣的電腦 我決定早點回家休養生息
明天再來好好做投影片

接下來就是鬆一口氣的回家時間~
我調整好心情 跨上機車騎上回家之路

結果我的車子就在騎過草衙站的時候
徹底沒油了…O……………rz

看著歸零的油表 想到自己一整天都沒有加油
眼前的地下道因為下班時間的到來 正是車水馬龍的時候
停在路邊想著哪裡有加油站的我 已經快要泣了……



2009/11/22 18:43~19:27

有個想要問「今天有沒有人比我衰?」的研究生
牽著自己的Going 100 從草衙站一路走到凱旋站
經歷地下道的考驗 以及被全世界遺棄的心碎
帶著一切都已經無所謂的笑容 慢慢走進加油站

是啊 有什麼好在乎的呢?
人生也不過就如此嘛~

不過就如此嘛…
不過就如此嘛………
不過就如此嘛………………

「95加滿,謝謝。」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羊肉爐不是故意的

More about 我的住院日誌之羊肉爐不是故意的
這是真實故事 好幾年前的事了
印象中大概是在我大三的時候發生的
大意是一位交通大學的研究生
在宿舍吃羊肉爐的時候不小心打翻湯汁
再整鍋羊肉爐燙到胯下後 急急忙忙直奔醫院
結果在醫院裡被整得死去活來的故事

作者的文筆很好 很多其實超悽慘的地方
他都有辦法用很爆笑的筆法去描寫
但是又能讓身為男人的本人 很清楚的感受到他胯下的煎熬
(請相信男人對這方面的感同身受是很立體的)
但是作者寫這本書 並不是要讓大家都覺得他很好笑
而是希望大家以後吃香喝辣的時候 可以多一點的小心
畢竟燙傷真的很痛苦 燙到胯下…很明顯更痛苦

感謝周軒正借我這本書 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完了
真的很爆笑 對想要好好開心一下的人而言
是本很值得推薦的書 但是請不要在上課或工作的時候看

當然 也不建議在吃羊肉爐的時候看

抉擇

親愛的鎗王:

距離上一次的對話,應該已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了吧?很抱歉必須再用這種方式跟你溝通,但是對我來說,只有你是我最後也最無負擔的情緒出口。

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了,我想你也知道,「出國深造」。

這個決定帶給了我很多的能量以及很多外在的助力,三個月過去,我重拾了家裡對我這個長子的信心,集訓一樣的生活迅速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跟英語能力,也才讓自己感受到,終於有這麼一天,我也開始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背負起沉重卻不苦澀的壓力。

但在事情的進展越來越順利的同時,有件事情也讓我越來越煩心。最近快要當兵,這種焦慮感更是讓我每天都不由得發一下悶。
如果真的成功出國了,那就必須和喜歡的女孩分開了…
已經有許多人理智的告訴我,若要出國絕對必須心無旁鶩;也有許多人好心的告訴我,以後有緣分自然還會在一起;更有人慎重的警告我,遠距離的苦不是人人都捱得過。

我了解這些道理,我完全了解,只是在面對喜歡著一個人的心情時,這些理性仍然沒辦法讓我不難過。對於出國深造這件事,我的意志現在仍然相當堅定,但是這陣子休息的時候總會不由得的想,是不是真的非得犧牲掉些什麼,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呢?考研究所的那時,我犧牲了一段當時相當重視的感情,雖然換來的機會與至今的成績讓我不至於後悔,但當時的風風雨雨仍每每在我想起時都歷歷在目。

如今,我再一次面對類似的抉擇,現在女孩有許多的擔心,我也還無法做出任何實質的承諾,一籌莫展的狀況讓我這陣子的心情始終不太好過,我一直很不願意去面對眼前僅存的「放棄」選項,但我無法不承認目前真的是無計可施,或許你會跟著大家叫我「隨緣」,但我想你應該能理解,當喜歡上一個人時,那份無論如何都想要把握住的強烈願望!

你,或其他任何人,可以告訴我,還能有其他選擇嗎?我還有除了「放棄」之外,其他的選擇嗎?如果有的話,請不要吝於告訴我,我很願意盡我的全力,來保住這一點點,可以屬於我的幸福。

你的另一半 槍王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後悔

現在說這些真的很馬後砲
只是最近真的很後悔就是了

大學的時候怎麼不好好念書啊!?

其實在這兩年就隱隱約約的有感到些許懊惱
明明大家在大學都已經學會的東西
自己必須要用課餘時間去補強
四年的分量要用兩年的時間去填充回來
真的很緊 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說到底補回來幾成
只能希望跟其他人的距離已經拉近了一些

結果現在碰上英文 開始有好幾次都想掐死自己
六年的時間過去 始終在吃高中的老本而已(而且還沒多少本)
每當念到理智斷線的時候就會想 如果大學的時候每天肯撥一點時間
一點點就好 一天一個小時就好了 現在也不會……

他媽的每天為了英文歇斯底里到爆炸!!
(今天在行政大樓三樓中庭暴走摔稿子還被孫老大看到)

實在是…Orz

突然覺得大人們每天在嘮叨小孩不要浪費時間
會不會也是他們以前也有混很大過?

幹…我以後會不會也變成每天唸小孩唸到翻過去的死阿伯啊?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文法

很大的失策
我這陣子完全忽略文法的重要性

今天看完片子以後突然發覺的
許多句子拆開來看其實都可以理解個大概
但是一但套上比較深的文法應用
馬上整句全都完蛋 只剩單字可以學

如果說單字是肉 文法就是骨
枉費寫網誌寫了五年 這種簡單的成文原則
我居然在唸了快三個月的英文才發覺

一直知道文法很重要 但是現在才知道它多重要
之前想著只要聽說讀寫多練習 文法就會跟著起來

看來我又天真了一次

手邊有之前婉芝給的一本文法書(感謝了!我要拿去開小宇宙)
明天想要再去政大書城買另外一本
希望還剩將近一個月 可以把文法的程度多唸一點起來

怎麼蠢成這樣啊?唉……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看片子

英文補習的堂數用完了
代表我剩下的這個月得自立自強

這幾天一直在想 除了背論文稿之外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繼續加強英文的能力

最後想到的方法 就是去圖書館看片子

去圖書館的視聽資料室翻了一趟
發覺其實有不少東西
比較讓人感興趣的大概就是《Discovery Channel》
還有《國家地理頻道》跟《誰是接班人》

結果前天開始 只要想要休息一下的時候
就是跑到圖書館去借片子看(可惜沒辦法外借出來)

好處就是可以調成英語發音跟英文字幕
(不看字幕這招有點超過我的能力負荷了)
《Discovery Channel》的內容都很特別而且有一定深度
除了可以適應語感
少了過去學英文的枯燥 多了許多的趣味
雖然單字量不夠 許多段落都看得一知半解
不過出國本來就是會發生這種鴨子聽雷的情形
早點習慣也不是壞事 而且從前後的語意去判斷一些單字
腦海中的印象反而深刻

稍微統計了一下 比較有興趣的片子應該接近30片
距離我的畢業大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想要好好看完這些片子 每天大概要看2~3片

剛剛好 反正每天休息打混的時間也差不多2小時左右
每部片子的時間都在1小時以內
與其在電腦前當阿宅 不如一邊休息一邊學英文

不過有些內容…真的不是平常會看到的
像這幾天有解說動物的交配 有邊疆民族在吃羊眼睛
還有牧場的現場宰牛實錄
滿地的血水跟內臟 實在是……

心臟還是要大顆一點
O…rz

捕夢

從小到大 讀書在我的生活中一直不是首要之務
對那時的我來說 這只是交差給大人看的一份工作而已

至少在大學畢業前一直都是如此

結果 人生就是這樣
永遠會給你一些你沒想過的選擇

偏偏卻又能重重的打動你的心

唸研究所的時候 我很喜歡跟恩如說:
「我很努力用兩年的時間,補回過去浪費的五年!」
事實上還真的不由得我浪費 畢竟大學五年我完全沒帶任何專業離開

兩年過去了 著實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專業
口試通過的那幾天 我還如釋重負的準備脫離學生生活
開始想著以後的日子要幹什麼

結果  人生就是這樣
再度給了我從沒想過的選擇

太過倉卒的決定 導致這幾天騎車回家的時候始終滿心焦慮
這似乎是這陣子生活的固定班底 等到半夜在床上翻滾時突然想到
其實早就已經沒有人逼我做這些事了

也許成果真的不錯 論文被錄取
要上台翻譯給外國人聽
新的論文雖然碰上一點瓶頸 但仍緩慢前進中
英文程度有點長進 開始不怕寫信跟說話

壓力理所當然的存在 是自己給的 而且很大
現在才發現 最重的壓力 或許永遠來自於自己心裡
每次在重新鍛鍊自己的英文時都有感覺 過去浪費掉的時間
可能不僅僅是大學那五年而已

就像阿達說的 如果這樣是夢想
那難怪好多人都不敢真正追求自己的夢想
畢竟給自己理由放棄太容易 讓自己退而求其次也太容易
但是選擇往前走 真的就是他媽的難

現在很喜歡人家問我:
『畢業沒?以後想要做什麼?』

答案像是老天爺開個玩笑 卻是好不容易找到的目標

當自己的選擇是別人的決定時
永遠都會想要早點休息告一段落

但當自己的選擇同時是自己的決定時
恐怕在自己滿意前沒有休息這回事

幾年後 我要我的腳步夠重 能穩穩的踏出我的步伐
每一步都踩出獨一無二的足跡 用力走出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可是真的快瘋了…幹!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More about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這本書應該這幾年比較有名的經普讀物了
跟《頻果橘子經濟學》比起來
它的內容中所探討的層面較廣而深
從咖啡的價格一直到國家經濟的發展都有所涉獵
算是一本很好的生活經濟入門書

它並沒有踢爆太多經濟的黑幕
不過一開始倒是用一杯咖啡破題 解釋了定價組成的基本原理
通常一杯咖啡的成本 其實並不到售價的一半
而導致其中差價如驚人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店鋪租金」
因為最吸引客人光臨的鋪面有限 物以稀為貴
因此某些黃金地段的租金時常被抬成天價
就像當初高雄開始蓋捷運後 各站周邊的地價瞬即水漲船高一樣
故差價中賺最大的獲益者 其實並非店東 而是地產商

商家在設定價格時 也會透過一些策略誘使消費者「浪費」
書裡提到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公平貿易咖啡」
這種咖啡標榜給付給咖啡農合理價格 因為成本提高所以價格較昂貴
但其實咖啡價格佔整杯咖啡的百分比相當少
一杯公平貿易咖啡所增加的成本還不過一毛
作者聲稱就算用市價的兩倍到四倍來收購咖啡豆
也不會明顯增加整杯咖啡的製作成本
因此「公平貿易咖啡」之所以昂貴 
僅是利用「慈善顧客」不介意多給的心態 伺機賺錢的藉口而已

作者還提到超級市場的「減價」策略
他認為減價除了一般促銷宣傳的功能外
其實還有一部分的用意是在測試顧客對價錢的敏感度
相對於「貨比三家」的傳統智慧
作者反而提倡在同一家超市購買一般生活商品
因為不同「檔次」的超級市場
其實同一件商品的價格差的並不多 一樣可以省錢
之所以會讓人感覺超級市場在檔次上的分別
原因只是顧客在不同超市中所買的東西不同罷了

另外最近常看到的論點 「外部成本」的概念也在這裡出現
作者並非右派的經濟學者 不會盲目崇拜自由市場
亦不會強置自由市場於道德之上
然而他認為空談理想無助於現實需要
比起「說之以理」或「動之以情」 「誘之以利」反而符合人性
與其制定許多強硬的汙染法規 不如透過計算汙染成本
將「排污權」以公定價格販賣給所需產業
進而有效的控管汙染 並從其中取得額外的效益
「環保團體之所以大唱道德高調,是因為政府沒有明白指出我們的行為會讓環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如果政府做到了這一點,環保人士大可從經濟的角度出發,為自己據理力爭,比較不會以「衛道人士」的姿態出現,而環境也能更有效地改善。」
這跟《世界又熱、又平、又擠》裡能源運用的想法
其實有遙相呼應的感覺

至於後面開始提到經濟對政治及金融面的影響時
反而沒有辦法激起太多共鳴 畢竟之前已經看過了《選擇的自由》
《國富論》也都是著重於政經的描寫
這本書的內容相比之下就顯得不夠深入

作者在其中的一個章節
寫下了一段發人深省的結尾
「經濟學其實與 GDP 的關係不大。經濟學談的是誰得到什麼,以及理由為何。所以空氣乾不乾淨和交通順暢與否,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因為要讓生活變得更好,必須是從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角度來衡量。人生絕對不僅僅是錢而已,這一點,連經濟學家都知道。」
這或許才是學習經濟理論時 必須抱有的正確心態
畢竟錢永遠只是一份工具 並非一個人生在世最終的目的
這本書對於想要了解經濟學概觀的人 應該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
從兼容並蓄的觀點切入 會讓以後的思考靈活許多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煩惱

論文遇到了一些瓶頸

當初就有感覺要三個月寫完 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只是總覺得小篇幅的論文 成功的機率還是不小

一開始的緒論花了不少時間 其實有點被拖到
不過似乎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

問卷製作所花的時間才真正讓我出乎意料
為了設計好一份適合的問券 我幾乎耗上快一個月

現在問卷設計好了 反而是研究樣本不好取得
劉聰仁跟我都想把整個商業模式建構起來
所以一直動腦筋在想怎樣可以拿到顧客端的資料

前幾天跟個案公司那邊的人接洽 似乎有點突破了
雖然還是需要再找劉聰仁討論具體的發放辦法
不過對於收集顧客端資料這件事 理論上應該是可行的

只是現在已經11月初了 這個情形看起來
論文可能在我進去當兵時 還會留一節處理不完的尾巴

實在很不想這樣子 不過看起來應該是躲不掉
後面大概要利用放假的時間來寫論文了

這樣的情形 讓我更需要外島兵的長假期

用傻傻的樂觀去想
放假的時候出來寫論文 至少可以防止自己變笨
這樣想聽起來也有比較好笑一點

現在最煩惱的 應該就是當兵時候的規劃了

聽力跟閱讀目前來講已經提升了不少 而且可以自己練習
單字本已經快背完了 雖然忘的也可觀
但至少單字量還是有感覺到提升

麻煩的就是口說跟寫作了 這兩門最需要練習跟指正
但是我到現在還想不到 當兵中間要怎麼繼續加強

最近一直在想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 每件感覺都很重要
但卻偏偏都不是短時間可以輕鬆解決的

越接近當兵 這些事情越讓我焦慮
偏偏了解的人實在很少 有時候悶上心頭來還真不知道跟誰講

還好每次想找爾雅說些事情 結果都讓我的心情有振奮一點
雖然她的樂觀有時候讓人覺得有些嚴格
不過每次找她倒完垃圾 總是讓心裡踏實許多

現在當兵前還剩一個大障礙要跨過
要去澳門的國際研討會上台發表

背英文稿 真的是他媽的難

把那幾張紙翻來覆去不知道幾遍
還是一段都記不起來

找劉聰仁上台代打的想法出現好多次
每次都咬著牙想繼續 但是撐了一些時間又開始灰心
結果反而是佩倫幫我開了竅

『看熟了以後再用簡單的介係詞連接,照著投影片講會比較好。』
『這麼多張怎麼可能背起來?中文的都不一定有辦法了!』

沒有她提醒 我還真的都忘了上台是有投影片幫忙的
感謝這個好學妹 適時的點了我一下

這段日子還是常常覺得不可思議 已經討厭唸書將近七年的我
突然就這樣轉頭踏上了求學這條路

人生的轉折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劉聰仁前陣子在Meeting的時候
不知怎地突然有感而發

『人生有時候很矛盾。』
『當初也是喜歡做研究才繼續往上唸,想看看能不能多學點東西。』
『進來後才發覺一堆事情,結果反而沒時間做喜歡的研究了。』
『學術界其實有時候比社會更複雜,一堆規矩要顧。』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學生想走同樣的路 可能提到了某些點
讓他從嘴裡講出了這些平時不太常聽到的話
那或許是第一次 我從他口中真實聽到了他的一些無奈

『你的話可能會有點不一樣。』
『你的個性很獨特,有好有壞。』
『試著努力看看吧,說不定你能找到一條比較奇怪的路。』

那也是第一次 我聽到他對自己的學生
似乎有那麼一點 小小的期待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選擇的自由

More about 選擇的自由

大學的時候曾經一直疑惑 經濟系為何要收在社會學院而非商學院
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才了解到自己認知上的狹隘
因為經濟的考量 其實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礎
它的應用層面廣及政經法教各種面向 若單從商管的角度切入
這種做法跟以管窺天沒兩樣
這本書是近代的經濟學大師Milton Friedman的著作
性質跟《國富論》有點像 都是通論型的書籍
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撰寫的背景已處於近代的社會之中
因此如果說《國富論》是曠世的鉅作
那這本《選擇的自由》應該就堪稱是當代的經典吧

現代的經濟思維 可粗分成「計劃經濟」與「自由經濟」兩大學派
計畫經濟強調政府干預的角色
贊成政府以大量對公共建設的投資來帶動經濟的繁榮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John Maynard Keynes 
而以Adam Smith為開山始祖的自由經濟學派
則認為政府的干預應降到最低 讓市場中「看不見的手」進行操作
以最自然的方式來進行經濟活動

要說這本書最大的啟發 應該就是透過歷史和生活中的許多對照
將許多看似立意良善的觀念一一打回原形
才發覺許多制度事實上不但無益於弱勢族群
反而是幫助利益團體掠奪大眾的資源

計劃經濟的最常被忽視的限制 就是政府的運作能力
太多生活經驗告訴我們 政府其實是缺乏能力及效率的機構
拿交通運輸來說好了 公營的鐵路局不但年年虧損外加服務品質低落
現在的某些行車時間還比數十年前緩慢
相形之下 民營的海陸空運輸公司由於競爭的存在
自由市場反而容不下這種爛到出汁的企業
而公家單位滿滿一辦公室的公務員都搞不定的事
到了民營企業經常一個員工就能遊刃有餘
這些狀況都在在顯示政府其實並非一個具備高效能的組織

許多人都期望用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 書中認為這種干預的作法
反而會將原本單純的問題扭曲變形
消費者都厭惡商人哄抬物價 因而希望政府能有效管制價格
但這樣的施政卻容易促成黑市交易
畢竟當少量的供給在不合理的低價上銷售一空時
剩餘的需求唯有透過非法的途徑加以滿足
若公權力強力取締黑市交易 結果賠錢的 生意沒人做
最後導致商品在市場上絕跡 這並不是計劃經濟一開始的理想

制定最低工資 則是另一政治強力干預經濟活動的實例
在自由經濟的立論上 工資及所有產品的價格
都應該透過市場機能自然決定
高額工資自然能吸引替企業創造利潤的人才
不合理的待遇也會被社會屏棄淘汰 而政府「好意」規定工資的水準
原本期望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民能因而增加收入
但不合理的工資額度 將迫使企業聘用外勞甚至外移產業以減低成本
那些原本受到這項制度照顧的人 反而由低收入轉為無收入

而計劃經濟中最大的內憂 應該就屬「利益團體」的存在了
他們的影響力不僅在產業之內 更可透過政府的「好心」干預
直接威脅社會既有的工作機會乃至生計
像工會透過認證制度 限定唯有執照者可營業的作法
有部分的動機就是希望讓許多高薪的工作機會 可以僅由少數的人分享

其中還有提到福利國家的議題
社會普遍以為政府的養老措施或是失業時領取的補助金
都是理想的社會福利制度
但是天下「他媽的」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
由於政府本身並沒有任何生產力 一切的政績都是納稅人的錢堆砌而成
加上利益團體時而扭曲租稅及社會福利在分配上的公平性
有些人甚至透過制度的漏洞避稅 為自己的荷包錦上添花
結果真正付出稅金的受薪階級 到頭來可能反而卻得不到應有的照顧
全民健保或許就是個寫照 在不管論貧富一律補助的前提下
看病愈多補助愈多  反正健保費繳的就是那麼多 不看也是白不看
於是乎許多人會在過年或出國前 到醫院去拿一袋袋的藥備用
用不到的就丟 許多醫生也睜隻眼閉隻眼
因為看診的人愈多 用藥量愈大 愈能幫助醫院的營運
只是昂貴的醫療成本就在這種畸形的默契下付之東流

經濟學本身經常涉及到許多艱澀的名詞及觀念 大都令人難以親近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 或許就是在內容的深入淺出
可以讓人真正了解經濟學的實質內涵
經濟學主張的「自利行為」 可說是一切社會行為的起點
不管是自身的投資理財 亦或幫助釐清商業行為甚至世界趨勢
這都是一門必修的通用學問  對於經濟學向來一知半解的我
這本書或許可以說是幫我紮穩基礎的最關鍵教材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宗教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 宗教到底具備什麼魔力
可以讓許多人將它們的教義 奉若人生的圭臬

甚至一堆斂財賣身教都是如此

這陣子崔傻傻一直猛推GOOD TV的「生命的贏家」
據說是很有特色的講道 聽了會得到救贖(這句是我自己加的)
抱著七分好奇跟三分懷疑的心態
這兩三個禮拜 我還真的就拿著麵包跟鮮奶
配著這個節目當早(午)餐吃

這樣聽了幾集 加上之前接觸的一些資訊
總算比較能了解這群講道者的話術

最核心的原則其實不複雜 就我的體會應該就只是「說服」罷了

做法跟直銷的研討會的有點像 一開始先提出許多負面的說詞
內容涵蓋都很大 舉凡經濟的蕭條或政治的動盪 以至於人性的脆弱
都可以是破題的素材 而通常這種概論型的說詞
一定會涵蓋到某些人心靈上的脆弱 這時候在「同理心」作祟之下
 許多人的心防會因此而放下而開始產生共鳴
(尤其是對自己感到迷惘而內心脆弱的)
認為對方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跟自己是在同條船上的
(直銷最常說的就是失業問題啦 反正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失業)

接下來話鋒一轉 直指身處現場的朋友(或是過去已經加入的)
絕不可以因此灰心喪志 因為你們將得到機會
可以活得更快樂或是更成功 簡單說就是會更加與眾不同
講道者會說若要突破這些困境
必須先從自我提升開始 我們必須更積極樂天
用更正面的價值觀看待每件事 人生將會因心境的轉變而不同
這時候是在加強信心 讓人認為自己有改變的力量
(用直銷的話講就是可以賺比別人還多很多的錢)

其實我並不討厭這部分的說詞 因為講的內容不無道理
有幾段切合自己價值觀的我還會不自覺的點點頭

但是這些都是講道者自己在說 要如何成功取得聽眾的信賴感?
比較倒彈就是這部分 這時候要找到背書者 也就是神(佛)的存在
透過把由巧合(或捏造)所拼湊而成的「神蹟」搬出來
(直銷人員會說某某才加入多久現在月薪破十萬之類的)
告訴大家只要追隨神 成為祂的子民 便可沐浴同樣的愛
而幸運的神蹟也會同樣降臨在妳身上
這時候還會進行心理建設 身為一個神最爽的時候就在這裡
一切的好事都設定是因為有神的加持
而發生壞事時是「神在賜與磨練」
等到否極泰來的時候 又是神給予苦難等值的回報
這真的超像老鼠會的上線 躺著打嘴砲就好 怎樣都有賺

不過還是不能否認 宗教給予許多人脆弱時所需要的力量
雖然外人眼中看起來是子虛烏有
但對他們來講或許是種維繫價值觀時必須的心靈寄託 
畢竟價值觀如果崩潰 行為失序後真的很麻煩
往好的面向想 宗教仍具有穩定人心的功能 
只是許多事情的好與壞都其來有自
僅在於能不能控制而已 但要把這全都扯上神
依靠神的名義來詮釋自己人生一切的一切
實在有點太過 讓人覺得如果失去信仰是不是就玩完了
且過度依賴的情結 很可能讓自己變成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宗教有時之所以讓人排斥 或許就是因為信徒的過分虔誠
反而令人感到做作甚至與常人脫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