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買這本書其實是在軍中臨時起意
因為當時在軍隊裡有很深刻的感受到
軍隊式的管理跟外面世界有極大的差異
幾乎是用生理需求的控制來管理整個軍隊
所以就突然想看看Maslow所提出的一些論點
結果這本不是在講需求層級理論…Orz
讓我有點失落
這本書的重點 其實是Maslow比較晚年的思想了
他在原本的需求層級理論上 加入了更上一層的「利他需求」
這個動機會出現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
意指一個人的需求層次滿足到了一個程度之後
會將滿足他人需求也納入自身的需求當中
而在進行利他行為的同時 也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成就及滿足感
用業務員來做舉例 一個滿足自我實現需求的業務員
他的可能有個美滿的家庭 在工作上大鳴大放
並且擁有自己所想要的休閒生活 但當產生「利他需求」時
他會開始將公司的成長 抑或家庭成員的快樂也納入考慮當中
因此他會開始在將自身的經驗與知識分享出去
也會開始將自身的休閒時間 拿來教育小孩或幫另一半處理家務
雖然公開銷售秘訣可能會在公司內外豎立競爭者
而消耗多餘的休閒時間可能沒辦法獲得相對應的休息
但是當公司因他的分享而蒸蒸日上 家庭因他的付出而更加融洽時
除了心靈上的滿足 還能擁有一個更穩固而具前瞻性的工作
而家庭也成為他最重要的後盾
這是在利他需求滿足時 所能達到的最終成果
這就是整本書最為核心的主軸思想
另外他也批判了許多領導與管理書籍 忽略了人性的重要性
在這裡最常被拿出來比較的就是「X理論」和「Y理論」
許多理論都一面倒的偏向於「Y理論」的主張
認為應該以正向的方式激勵員工 使公司能在積極的氛圍中成長
但Maslow認為「X理論」和「Y理論」在應用上的拿捏
應該視整個環境的健全與否 由於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富足程度
大都能滿足人民的需求 因此在身心正常的情況下
自然適合應用「Y理論」的管理方式
但像美國紐約的哈林區 或是非洲及中東的落後國家
在人民連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求都無法獲得滿足時
身心上的匱乏將使他們無法產生任何正面的心理狀態
這時候若要有效的管理這群人 就必須應用「X理論」的概念
將整個管理方式轉向獨裁並以懲處為主的作風
而軍隊之所以偏向「X理論」的管理方式
主要是在於內部的組成份子過於複雜 三教九流皆有之
但是軍隊所需的是完全的服從並執行命令
若採用「Y理論」的觀點 有時不但會讓整個部隊成為一盤散沙
民主的作風更會讓身心較為負面的人開始肆無忌憚
因此雖然「X理論」的管理有時過於強硬霸道且壓抑
但在軍隊這樣的環境裡 或許才是能迅速確實整合整個部隊的方法
這本書很適合對人力資源管理或是領導有興趣的人看
但是如果對需求層級理論不夠熟悉的話 可能會看得有點吃力
另外裡面還引用到不少心理學及哲學的觀點
所以其實很多部分自己也沒辦法完全理解
不過仍人算的上是一本思想相當成熟的好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