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有點算是急就章買的 本來我是想要晚些陣子再把它帶回家
但是因為這次面試的工作職位是「Google關鍵字行銷企劃」
然後對方又說面試時會準備一些相關的考題做基本測驗
所以在突然發覺對關鍵字行銷領域的認識很模糊時
就趕緊在上次收假前 把這本書摸回部隊裡惡補
從關鍵字廣告的經營角度切入來說
它可看作目前最為流行的網路廣告模式
簡單說就是透過購買適合企業所銷售有關產品及服務的字彙
並藉由搭配關鍵字所設計的廣告 在使用者搜尋相關資訊時
可適時的出現以配合消費需求的產生
藉此提高產品及服務的銷售成效
通常第一個會面臨到的問題是挑選關鍵字的技巧
許多企業都以自家公司或產品的專有名詞作為關鍵字
但卻忽略到消費者所搜尋的是自身的需求 而非你的產品
因此常常導致關鍵字的行銷成效不彰
但是怎樣才算真正的關鍵字?如何揀選?
這時才真正是關鍵字行銷 甚至是網路行銷的基礎及精要
也就是近幾閒年新興的分析技術-「網路分析」
網路分析的技術市場目前已有許多行銷集團開始跨足
但目前最為人知且廣為使用的
仍是Google自家所推出的免費方案-「Google Analytics(分析)」
透過類似的分析技術 可以找出顧客是透過哪些關鍵字
藉由搜尋引擎發掘並進入你的網頁
甚至可以找出哪些關鍵字讓顧客進入網站後
能達到最高的轉換率(也就是實際進行購買行為)
但在進行分析前一定要有足夠的流量及資料
亦即要先有顧客能透過廣告或搜尋結果進入網站才行
因此初期關鍵字及網站的謹慎設計十分重要
企業必須確認自己的廣告的目的
是僅僅要散播資訊強化品牌 或是直接回應顧客需求進行促銷
並確定自己在此兩目的之下的獨特主張
也就是「差異化」的概念 這些其實算是行銷的基本功
但也只有在基本功的紮實下 企業才有辦法找出真正適切的關鍵字
並設計合宜且具實用性的網站 吸引使用者前來瀏覽
繼而根據瀏覽的資料 進行後續的分析及優化工作
而網路分析技術除了可以辨別關鍵字的優劣外
它有可以透過網頁程式碼的內嵌 追蹤使用者在網站上的行為
因此企業可透過分析的結果看出哪些頁面有最多使用者造訪
而這些頁面在使用者的一連串行為過程中 又是扮演什麼角色
甚至可以追蹤使用者是由哪些網站連結過來
或是哪些網頁空間擺放廣告或資訊時點擊瀏覽的效果特別好
這些分析資料都可協助企業在廣告及網站設計上更進一步
但作者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他認為不管是分析或優化
都只是協助網站在使用者面前曝光的一個技術
而曝光率的高低其實與實際的績效無關
一個網站或廣告要能持續吸引顧客瀏覽甚至轉換成銷售業績
在背後所支撐的最根本的內容一定要有足夠的品質
如果網站使用的資訊都是抄襲文字或花而不實的宣傳
甚至是連基操作都不便的購買流程
那麼搜尋引擎將會判定你的網站或廣告品質低落
繼而將你的搜尋排行後挪 並提高你的關鍵字成本
以確保搜尋平台及付費平台的資訊品質
因此不論網路分析及行銷宣傳的技術有多高明
但是到最後所重視的 仍然所呈現給使用者觀看的事物本質
這本書相當實用 我想日後如果真有幸進入行銷這一行
它應該會是我所隨身攜帶的「法寶」之一
而目前馬上可見的成效 就是我在這次面試時
面試官所提出的三個考題我都真正發揮所學的答出來了
雖然最後的結果是:『這份基層的工作並不適合你。』
但這本書還是在最及時的一刻強化了我的實作概念
這時候還真的會感覺 買書有時也是看緣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