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不小心會踩到貓

為什麼會突然跑去猴硐的貓村?
這中間的轉折其實滿窘的
老實說猴硐的行程 對我當天的出包算是一個救援
如果沒有這個選項的話 我那天應該會滿懷著幹意回家

上個周末將來前 自己同樣在路上亂晃等待著出門的靈感來到
結果逛誠品時忘記是在哪本書上 瞄到「雙溪」這個地名
當天晚上一個衝動 只稍微看了一下維基百科上面的介紹
隔天就毫無計畫的搭上區間車出發了

很難得看到落單的火車頭

到了雙溪以後 先去遊客服務中心前拍了一張景點介紹地圖
就開始跟往常習慣一樣 打算慢慢用走的繞完想去的地方
後來才知道 雙溪雖然因牡丹溪及平林溪在此交會而得名
但它其實不算是個旅遊區域 因此在街道上漫步時人並不多
特別能感受到這個境內多山的鄉間小鎮擁有的悠閒與清靜

光這個景色就讓我很嚮往能在這生活一陣子
小鎮裡超傳統的打鐵舖子

第一個到達的點 是離車站一小段距離的「連舉人古厝」
看了一下門口的介紹 連舉人全名為「連旭樁」
是第一位來到雙溪墾荒的漢人連元喬的後代
同治六年連旭樁赴福州應鄉試 結果高中丙子科「舉人」
因此當時這棟宅邸就從此被尊稱為「舉人厝」

古厝雖然現在稍微被改裝成鄰長辦公室在使用
但傳統三合院的外貌卻保存得相當完整
正廳門上掛著「文魁」匾額 是光緒初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所立
算算到現在 大概也有一百多歲的年紀了

老實說我覺得有點陰森

接下來……嘿嘿 最窘的是就沒有接下來了
離開古厝之 本來是打算往茶花莊跟平林農場前進
因為整個小鎮清幽的氣氛著實讓我很放鬆
所以我也就邊走邊享受 同時想像著後面兩個目的地可能的樣貌

這裡的貓不怕人
舊式的臺式住宅與家俱一直都很得我心

結果走了半小時 發覺越走越杳無人煙
才感覺不妙的拿出手機查一下地圖上的實際位置
結果一查就悲劇 不管是茶花莊還是平林農場
都是走路要花一個多小時以上的遙遠
而且看地圖顯示似乎這兩個地點都在山區裡
就算真的走到了 能不能趕在天黑前出來也是一個問號
本來想說不然回去租腳踏車吧 應該會比走路快很多吧!(無誤)
結果走回遊客中心時 管理員居然說五點前車要回來
那時手機顯示已經四點十分了 算算時間連到門口直接轉頭都來不及
而且我也不想幹騎腳踏車折返當運動這種蠢事……

這時才發覺自己陷入一個窘境 如果這樣就回家
那今天翻山越嶺跑來雙溪 就只走了一間「連舉人古厝」
這 C/P 值低到會讓我想打自己出氣
但是當下看來在雙溪的其他可能行程都暫時沒望
留在這邊除了硬撐以外 沒什麼實際意義啊……

就這樣糾結的亂晃了一陣 才突然想到來程的路上
似乎是有經過猴硐的 雖然印象中是個東西不多的小站
不過也是有像是選煤場跟貓村這種可以看看的點
算算剩下的時間 也正好適合去些不花太久就能逛個大概的地方
所以就趕緊買了回程車票出發了

平溪線的風光總是迷人

猴硐要說最明顯可見的 大概就是當年「瑞三礦業公司選煤廠」的遺址
瑞三鑛業是鑛業鉅子李建興 在日治昭和九年(西元 1934 年)創設的
據說在當時的煤產量 幾乎要佔掉全國的一半
而猴硐火車站旁的選煤場 就是當時舉足輕重的重點生產設施
這份繁榮持續長達 50 年 直到礦苗枯竭後才逐漸步向沒落

當年的霸氣仍依稀可見

選煤廠到現在停用已經近 20 年 除了運煤橋有重新整修外
廠房外觀的破舊及內部機具的衰敗皆明顯可見
甚至還用高高的鐵柵欄圍起來 禁止遊客擅自進入
聽說以前是可以進去的 可能這幾年因失修而潛藏的危險
已經讓公家機關感到不安了吧?繞著眼前的斷垣殘壁打轉
想像著昔日的開山神兵 淪落至如今的老弱殘兵
歲月的侵蝕總是那麼靜卻又那麼震撼人心
一股強烈卻無語的悽愴感 不禁在心裡緩緩生出

廢棄的儲煤區
崩毀碎裂的終途景像

看完選煤廠後 轉身往貓村走去
沿途可以看到許多的貓悠閒的走著或打盹
明顯感覺得出來牠們才是這裡名正言順的居民
據說這一帶早期是許多流浪貓的棲息地 因為貓群的繁殖力強
造就此處棲息了上百隻的貓咪 加上愛貓人士們在 2009 年時
發起「有貓相隨-猴硐最美」的活動 貓村的名聲從此才逐漸傳開
現在已經是猴硐的重點特色之一

睡得很安穩
躲在樹叢中的隱士
非我族類請勿打擾

貓村的貓因為長期跟觀光遊客近距離相處 多半已不怕生
有些貓心情好時還會主動與人接觸撒嬌
所以隨處可見貓跟人玩在一起的景像 感覺就是個愛貓人的樂園
讓我不禁在想 如果張肚子帶她的麻吉先生一起來這裡
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光景?

走完猴硐站後 太陽也差不多下山
整理好隔天繼續上班打拼的心情 買了區間票準備慢慢搖回去
感覺這陣子天色似乎暗的越來越早 
迎面吹來的風也涼了許多 應該是入秋了吧?
希望今年秋冬台北的雨能少些 陽光多些
畢竟總是在下雨的城市 真的很難讓人心情好起來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