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次走的地方比較簡單 看完博物館跟圖書館就走了
後來也因為去過一次 所以一直都沒有把它排進考慮行程裡
只是最近工作實在有硬到 很需要找個遠一點的地方呼吸
所以昨天下午就帶著包包跟手機 搭上捷運往北去
![]() |
溫泉鄉我來了! |
從新北投站一出來沒多久 就會看到融合在樹林中的北投圖書館
它是臺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 大洋還曾經參與過其中的設計
屋頂上面有太陽能光電板跟草皮 除了可以儲存日光照射帶來的電力
特殊的排水設計也可以回收大自然的水 用來澆灌植物和廁所沖洗
另外聽說建築所採用的木材及鋼材也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為的是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 可以說是理念相當環保的一棟傑作
![]() |
在這裡看書應該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
![]() |
旁邊的公園有許多認真下棋的鄉親 |
經過圖書館繼續走下去 就可以看到昔日的北投溫泉浴場
也就是現在經過改建而成的溫泉博物館
它是日本人在 1913 建造的 是棟約 700 坪的兩層樓仿英式磚造建築
算是為當時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 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
曾經將它做為民眾服務社及游泳池 但隨即便不再使用而任其荒廢
一直到 1995 年才由北投國小的一群師生陳情 將其列定為三級古蹟
並與當地居民合作 將這棟建築打造成現在「北投溫泉博物館」
因此裡面除了看到過去供當地住民使用的澡堂及浴池外
還可以看到許多當時籌備維護的過程記述與日誌
館內是免費參觀 算是個很值得走一遭的地方
![]() |
很英式的建築風格 |
![]() |
當年泡完湯後用來休息的榻榻米大廳 |
![]() |
感覺很適合洗鴛鴦浴(可是窗戶很 OPEN) |
![]() |
這羅馬浴場不知道可以塞多少人? |
出了溫泉博物館後再往下走 會看到往「地熱谷」的標誌
它的真面目是一處硫氣及溫泉的出口 因為長年蒸氣瀰漫
也據說過去有人失足掉進去被活活燙死 所以亦被稱為「地獄谷」
不過它在日治時期曾被評為台灣的八景十二勝之一
有「磺泉玉霧」的美譽 朋友說以前可以帶雞蛋來這裡煮
但因為後來因為步道的地基被侵蝕 所以現在已經被封閉禁止進入
只能繞著環湖的步道看過一圈 不過這裡也真的不宜久留
因為實在是他媽的太熱 光是走個一圈出來我整件 T 恤都濕光了
![]() |
熱死你爸! |
好不容易逃出地熱谷 拐個彎往另一條岔路前進
就是一些比較小而美的景點
像是明治 38 年建起 供當時鐵道員工參拜的「普濟寺」
它是台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 又名為「鐵真院」
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
到現在佛寺的日式平面佈局都還保存的相當完整
簡樸淡雅卻寧靜莊嚴 跟台灣寶剎莊嚴的風格比來十分獨特
![]() |
很清幽的感覺 |
走到這裡老實說已經有點腿軟了
不過想說既來之則走之 所以還是繼續往上走
中間經過了北投文物館跟張學良的故居
本來滿心歡喜的想進去看看 結果發覺除了外觀之外
內部似乎都已經轉為較商業化運用了(像是餐廳展館之類的)
所以只是看看就走了 另外也因為到了張學良的故居後
若要再往上就會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區域
感覺又是另外一段行程 所以就轉身回頭了
不過往回走的路上有繞道去不動明王石窟看了一下
同樣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小古蹟 簡簡單單倒也別有味道
![]() |
不孝父母者敬神無益啊~ |
最後在回程的途中 總算是下了親水公園脫了鞋
好好的把雙腳泡在泉水休息了一陣
這幾天緊繃到極限的精神也總算在這時釋放到一個段落
最後跑去北投市場吃晚餐 結果吃到超難吃的爌肉飯
心裡的幹意瞬間高到想殺人 只能說人生處處有驚喜
這時候就很想找人給我翻譯翻譯 什麼叫做他媽的驚喜……
![]() |
臨走前記得要泡個腳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