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教育的書 因為我對這個議題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至少跟商管這塊領域相比來說的話
會注意到這兩本書 其實一開始是很膚淺的
只是因為它們的書名跟封面設計讓我覺得頗有質感…
不過實際翻了一遍後 卻反而真的被內容吸引住
當下就掏錢把這兩本書請回家了
這兩本書其實可以看做是一份教案
內容是在描寫一個初出茅廬的老師
面對150位來自中下階層家庭 在街頭逞兇鬥狠
並完全自暴自棄的「劣等生」時 如何堅持教育熱忱
利用閱讀和寫作帶領並加以改變他們
使這些孩子開始成為尊重生命並勇於實踐夢想的青年
《自由寫手的故事》是由身為教師的Erin Gruwell所撰寫
主要是以她的角度去敘述在那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一切
但是由於是從她的角度出發 因此很大部分的內容
都是著重在她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學生的互動
對學生的背景描述相對刻劃得不夠立體
而之後的《街頭日記》 恰恰好補上這一塊的不足
透過老師與學生在日記上記載的文字公開
會讓人看到許多很難想像 卻又不得不去相信的事實
一個美國小社區 居然存在如斯嚴重的幫派與種族問題
並且還摻雜著遺棄以及吸毒甚至性侵之類的情節
台灣的小孩子出門上學時怕的可能只是體育課或考試
書裡的小孩子卻是在想著自己今天會不會被槍殺
那是一種極具震撼性的落差 一種完全沒辦法想像的生活
書中有提到這些故事已經被拍成電影
但事實上這種每天上演的生活 恐怕是比任何驚悚電影
都來的活生生而血淋淋 但在這樣的環境下
仍然不懈並成功為這些孩子綻放出光芒的Erin Gruwell
何以會受到社會的重視和激賞 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時候的鬼塚在滑雪場裡 對內山田破口大罵
而在當年所有人受到填鴨式環境壓迫
被老師及學校無情的用成績加以貼上標籤時
也讓我對這聲怒吼至今仍記憶猶新
或許可以為這部有關「自由寫手」的真實故事
下一個最好的註解
至少跟商管這塊領域相比來說的話
會注意到這兩本書 其實一開始是很膚淺的
只是因為它們的書名跟封面設計讓我覺得頗有質感…
不過實際翻了一遍後 卻反而真的被內容吸引住
當下就掏錢把這兩本書請回家了
這兩本書其實可以看做是一份教案
內容是在描寫一個初出茅廬的老師
面對150位來自中下階層家庭 在街頭逞兇鬥狠
並完全自暴自棄的「劣等生」時 如何堅持教育熱忱
利用閱讀和寫作帶領並加以改變他們
使這些孩子開始成為尊重生命並勇於實踐夢想的青年
《自由寫手的故事》是由身為教師的Erin Gruwell所撰寫
主要是以她的角度去敘述在那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一切
但是由於是從她的角度出發 因此很大部分的內容
都是著重在她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學生的互動
對學生的背景描述相對刻劃得不夠立體
而之後的《街頭日記》 恰恰好補上這一塊的不足
透過老師與學生在日記上記載的文字公開
會讓人看到許多很難想像 卻又不得不去相信的事實
一個美國小社區 居然存在如斯嚴重的幫派與種族問題
並且還摻雜著遺棄以及吸毒甚至性侵之類的情節
台灣的小孩子出門上學時怕的可能只是體育課或考試
書裡的小孩子卻是在想著自己今天會不會被槍殺
那是一種極具震撼性的落差 一種完全沒辦法想像的生活
書中有提到這些故事已經被拍成電影
但事實上這種每天上演的生活 恐怕是比任何驚悚電影
都來的活生生而血淋淋 但在這樣的環境下
仍然不懈並成功為這些孩子綻放出光芒的Erin Gruwell
何以會受到社會的重視和激賞 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對教育並不專長 所以沒辦法去評論裡面的教學方式
但是對於一個曾經身為過學生 曾經受過壓抑及經歷放浪
到最後才跌跌撞撞走回自己人生的我來說
是真的覺得當學生擁有這麼一個老師時 是很幸福的
也不自覺想起當初在看《麻辣教師GTO》時
鬼塚英吉與內山田廣志有一段尋找神崎麗美的劇情那時候的鬼塚在滑雪場裡 對內山田破口大罵
『對你來說,或許只是四百個學生中的其中一個………』這段對話是當時劇情的高潮
『但對學生來說,老師卻只有一個而已啊!』
而在當年所有人受到填鴨式環境壓迫
被老師及學校無情的用成績加以貼上標籤時
也讓我對這聲怒吼至今仍記憶猶新
或許可以為這部有關「自由寫手」的真實故事
下一個最好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