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創意沒什麼大不了

More about 創意沒什麼大不了
在台北的政大書局買的 那時候剛好碰上回頭書展
一本書平均打了3折之多 嗜書如我當然是絲毫不客氣
一股腦把想看的書都打包下來了 這本書就是那時候的戰利品 

只是……最後我並沒有很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如書名所示 講的是創意
之所以對創意的主題有興趣
是因為認為那是一切商業活動的源頭
所以很想了解這些所謂的創意人 他們的靈感究竟從何而來
而這本書雖然羅列出了許多商業界生產創意時
常使用的思考模式 但是在我看來
反而又是以另一種格式限制了創意的產出
跟我原本想看的隨性感相去甚遠
不過即使如此 我還是花了點時間把它全部翻完了

「什麼最熱門!」 這是我認為最實用的思考模式之一
它的作法是先確定自己要行使創意的目標對象
並研究這些目標對象可能感到有興趣的相關事物
進而將它們列舉出來 接著開始遴選
也就是將所有與產品與服務太直接相關的選項加以刪除
最後在剩下的清單當中 挑出一項「最熱門!」的事物
開始將它與原本的事物進行聯想 並實現成可行的商業計畫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好了 市面上現在有許多「美胸滑鼠墊」
其實就是這類應用 滑鼠墊原本是個平平無奇的產品
但是將宅男市場對動漫人物的熱愛
與平常使用電腦必備的滑鼠墊加以連結
就成了放在大賣場裡許多人想買卻又難為情的特色商品
前陣子看到小孩子穿在腳上的步鞋 
走在路上會因為施力壓迫而使鞋子發出聲音
突然想到 如果這種滑鼠墊可以在胸部裡也放個類似的裝置
當宅男打電動太激動壓太大力時 會發出類似嬌嗔的叫聲
不知道會不會更有噱頭……

另外還有兩個相當常見的作法
「極度誇張法」與「極度抽離法」
這兩種方式其實是一體兩面
主要就是藉由過度強調現有特色帶來的結果
抑或缺少了這項產品所引發的下場
使目標對象對創意著重的訴求印象深刻
之前Airwave Super的廣告 就是藉由「北極的寒冷」
來誇飾產品的冰涼效果

而「極度抽離法」的案例 本人最常見的就是戒菸的宣導了
用強而有力的負面印象來強調不斷吸菸的下場
比如說抽太多會變骷髏之類的 可惜本人至今還未為所動就是了~
其他像是「產業圓環」或是「繞彎問題」等方式
都可以視不同的情境下運用
但是看過幾本書以後 發覺創意最大的共通點
反而是回歸於思考者本身所擁有的內涵
尤其是後天在知識及經驗上的累積
創意的產生大都是將原本不相關的某些事物
加以想像連結的過程 但要啟動這個過程
在背後加以推動的原始資料庫卻絕對不能匱乏
否則就像空有良將卻無千軍 怎樣也擠不出個屁來的 

若把自設的立場拿掉
書中其實還是有提到不少實用的思考工具
對於平時總是一成不變的生活及工作而言
或許不外乎是另一種速成的藥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