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開始找工作了 重新檢查自己腦袋的東西後
才發覺自己除了理論概念外 實在很缺實際操作的基礎
加上之前為了應徵工作 惡補了《不可不知的矽谷網路行銷學》
才發覺前台的操作也是一門功夫 而且似乎挺有挑戰性的
所以看書的重點開始比較偏向商業的前端工作
這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買的
《不可不知的矽谷網路行銷學》的行銷重點較偏向拉式
幾乎一切的行銷都源自於網路分析的優化
而這本書的重點相較之下則是著重於主動出擊的推式
雖然網站管理及優化的部分仍有涉獵
但更多了許多如電子郵件發送及網路廣告放置的活動原則
「網路廣告」及「電子郵件」這兩類方案
其實已經算是歷史相當悠久的線上行銷活動了
或許是因為此二者的主動性及吸睛效果最為強大
作者仍將兩者視為網路行銷中效益卓越的工具
跟過去不同的是 過去廣告都是採大量發送的方式
散布在各大知名網站當中 電子郵件亦是採用購買名單的做法
對所有消費者進行無差別寄送 但在網路分析技術已漸趨成熟的年代
作者認為廣告除了設計之外 亦須開始重視網路流量的測試及分析
像是Google便提供網站的「熱點地圖」分析功能
讓客戶了解在網站欄位的配置上 那些位置是最容易吸引遊客目光
另外廣告欄位亦有各種尺寸 如何配合設計相對應的內容
製作連接的特製著陸頁 以及進行流量及轉換率的測試
找出效益最佳的組合 都是現在的網路廣告行銷重點
電子郵件行銷則應選擇在網站流量提升之後進行
藉由顧客所留下的基本資料 逐漸累積建立自己所有的名單
由於願意留下資料的顧客可被視為消費意願偏高的族群
故寄發銷售資訊時比起「無差別攻擊」 在成功率上將有顯著的差距
更有甚者可以透過消費者的回應狀況 將名單逐漸做出區隔
並針對不同族群對不同資訊的興趣進行差異化行銷
這種進化的電子郵件行銷 將會對網站的轉換率產生不可忽視的貢獻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一個相當特別的新手法-「在地搜尋行銷」
雖然同樣是線上行銷的一種 但比起無遠弗屆的電子商城
這套做法反而適用於在特定地區有實體店面的商家
透過「Google地圖」之類的服務 企業可在地圖上填寫基本資料
使搜尋引擎便於理解應在何地的顧客進行搜尋時將公司曝光
公司甚至可根據網路分析或市場調查的資料
設定特定區域的行銷偏好 以提高該地區的網路曝光率
但這類的行銷在提供服務時便要格外謹慎
因為顧客大都是由網路上的聯絡資訊直接與公司接觸
故在實際提供產品及服務時不能掉以輕心
否則輕則是顧客轉身離去 重則有可能直接在地圖上記下一筆
這可說是「在地搜尋行銷」最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最近才開始發覺 就算看了無數的書
但這些書其實都是別人淬鍊出來的經驗及心得
因此應該都早已在業界有一定程度的應用時間了
像最近想說思考看看「玩運彩」的行銷瓶頸
但卻發覺我所想的到的行銷手法 不是缺乏著力點
就是阿達已經自己做過了(而且有些還都沒什麼成效)
這更加深了自己要先工作的想法 畢竟自己做一輩子的研究
也都是踩著別人的影子在走 沒有自己摸出一套板斧來
真的…很難不心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