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的智慧型手機 過渡期的小筆電 到現在的平板電腦
行動裝置很明顯的 因為它們的方便性和日漸強大的功能和性能
已經開始逐漸取代個人電腦 成為大眾市場的新寵兒
而理所當然的 網路的世界也就因此透過這種全新的平台
瞬間擺脫過去在書桌上的侷限 緊密的嵌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也因此使原本在網路上運作的商業世界 展開了無限可能的變化
在我看來 iPad的出現代來的最大衝擊
是模糊了過去個人電腦與行動裝置之間的壁壘分明
畢竟過去行動裝置雖然在網路技術和硬體配備上進步神速
但是跟個人電腦比起來 在視覺呈現及程式應用上仍有一段差距
而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的效能雖然日益強大
但也始終存在著攜帶方便性的問題 因此雖然兩造都持續在成長
但市場始終隱約維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勢
只是Apple就在這樣穩定且仍具前景的兩個市場中間
硬生生的開出了第三個市場 也就是平板電腦的面世
而其中的代表產品 自然就是自家產的iPad
簡單說 由iPad所引領的平板電腦市場
最大的特點就是「同時兼具行動裝置的便利及桌上裝置的效能」
因此在iPad上 雖然它沒有電話的功能
但你可以利用Skype或Beluga之類的應用程式
免費使用通話或簡訊的傳送服務 當然前提是要有行動網路的功能
而無須擔憂的是 現在行動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
絕對足夠這些程式所帶來的體驗
另外因為呈現面積的擴大 以及強大的硬體效能
使得許多影音效果在呈現上 都比起iPhone來的更為強烈
另外也增加了許多應用程式或行動網頁所能發揮的空間
其中影響最大的 應該就是向來擁「紙」自重的出版業吧?
前幾年網路熱潮方興未艾 出版業就已經開始有不知如何自處的窘狀
如今行動力更強的平板電腦面世後
閱讀的體驗已不輸給在一般電腦的網頁上閱讀的網路新聞
勢必將會有更多人 利用行動裝置的可攜帶性
配合網路資訊的便利性來取得自己所想看的內容
因此如何將自己過去習以為常的內容提供方式
轉化為可以適用於行動裝置使用習慣的新型態媒體
可能是每個出版業者都需要盡快開始思考的問題
像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所打造的「每日報(The Daily)」
就是一份專門為平板電腦設計的新型態報紙
雖然目前閱讀體驗仍未臻完善 但已可視為出版業面對網路狂潮時
所採取的其中一種具體嘗試
另外要說因為行動裝置的突破而產生飛躍性成長的
就不能不提現在當紅的社群網站
Facebook或是 twitter不消說 原本就火熱的服務模式
因為行動裝置的發展而使網站上的互動更為多元而頻繁密切
現在更有許多網站或應用程式所使用的技術
是完全依賴行動裝置的攜帶性及便利性而有所發揮的
像是Foursquare使用的「適地性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
以及許多搜尋或導覽程式使用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
都是至今有了行動裝置的便利性及強化的效能後
才得以獲得發揮的空間的
「在歷史上,有時所有成因會突然湊齊,步伐一致,將時代潮流一口氣往前推進。」書裡的這段話相當吸引人 也實際表現出了目前的網路產業中的熱血
畢竟在歷時已久的發展 世界上的資訊技術環境終於漸趨成熟
而許多不同軟硬體技術的開發及應用 也使網路世界充滿無限的可能
加上過去讓人印象深刻的網路泡沫經驗 使得許多創業家及創投公司
都已經對如何使一間公司健全的永續經營有了基本的概念
因此面對這次再度湧來的網路狂潮 或許真正有可能會造就一個
像工業革命一般在日後值得紀念和回顧的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