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網客聖經

More about 網客聖經
等了好久 終於看到第一本有關Web 2.0的應用書籍
在書中則是把因為Web 2.0而產生的群眾效應 稱之為「網潮」
基本上Web 2.0這個名詞大概已經存在十年上下了
許多網站都曾試圖以Web 2.0的概念營利 卻也大起大落
至今這個概念的獲利模式 仍然是許多人嘗試捉摸的目標
但另一方面 不以Web 2.0為獲益手段
而是將其使用在資訊管理 作為輔助企業運作的案例
卻是慢慢的越來越多 因此這本書的內容
便是探討如何使用Web 2.0的技術 成功的將這股新時代的「網潮」
納入企業營運流程之中 進而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書的一開始
便將「網潮科技」分為六大類
  1. 創作類:Blog及Podcasts等使用者產出的內容
  2. 連結類:社交網絡及虛擬世界
  3. 協作類:共筆系統和開放原始碼
  4. 互動類:論壇、評等和評論
  5. 整理類:標籤
  6. 閱聽類:RSS及Widget工具
這六類科技彼此屬性各有不同 使用方式也各異
未必每間公司都適用同一類科技
而作者便針對這項議題 提出了「社群科技統計特徵圖譜」的概念
這個工具可以協助企業分辨出 自家公司(或品牌)所擁有的顧客群
是哪類科技的使用者較多 而透過分析的結果
便可決定公司的社群經營策略 其中含有簡稱為「POST」的四項因子
  • 對象(People):顧客能接受怎樣的「網潮科技」?
  • 目標(Objectives):想利用「網潮科技」做些什麼?
  • 策略(Strategy):想要「網潮科技」如何進行?
  • 科技(Technology):要使用何種「網潮科技」?
而中的成敗 最關鍵是取決於「目標」的確立
也就是網潮參與的模式 可依科技的層次分為五種
  1. 傾聽:利用網潮了解顧客
  2. 對話:使用網潮傳播企業訊息
  3. 鼓勵:找出熱誠顧客利用網潮傳播口碑
  4. 支援:建立有助於顧客彼此支援的網潮工具
  5. 吸納:將網潮資訊與企業營運整合(如借助顧客設計產品)
這五種模式會根據公司特性及需求的不同 而產生不同的應用模式
但不論方式如何變化 最重要的原則仍然是誠懇及謙卑
因為網潮其實就等同於某種角度的結交朋友
需要顧客集結起來與你一同前進
你首先要表達善意 並且贏取對方的信任才成
而當你打算將網潮科技應用在內部顧客-員工身上時
更需要領導者帶頭引領文化 並持之以恆的釋出利多及善意
千萬不可使用任何負面激勵的方式 那只會讓整個計劃功敗垂成

這本書很棒 是一本實用性很高的書
裡面有不少案例都是已經成功運用科技 變革內外部營運的企業
作者很清楚的寫出了他們的應用方式為何 與理論的內容也呼應甚高
很適合對Web 2.0趨勢有興趣的人研讀 一定可以得到一些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