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很喜歡這本書
甚至有點後悔買下它
舒國治的作品之前接觸過的只有《窮中談吃》而已
那時候對於他描寫飲食文化的筆觸印象很深刻
很巧妙的揉合了對當下的感覺及人生的體驗
但是這本書卻有點過頭了
書的內容有點像是走馬看花的遊記
大多是隨手紀錄的所見所聞 所以情景的跳躍性很強
這其實不打緊 要命的是他的自我感覺太強烈
一個地方可能還未真正體會到箇中滋味
便已經藉由文人特有的「腦內補完」機制
將自己所接觸到的零碎片段 拼湊成一份看似完整卻偏頗的印象
這讓我還滿失望的
我住最久的高雄 並不像他講的那般老氣
我最喜歡的花蓮 也不像他說的那般無味
前半本看完的時候 發覺是1997年的稿子
想說十年前本來就相差甚多 我就繼續提起精神看較新的內容
結果當我看到他說台南很孤單時 我就放棄這本書了
本來還希望能藉由他的描寫 可以提煉出一些台灣的精華特色
畢竟台灣在觀光上始終缺少一份明確的形象
如果真的能將這份概念凝聚起來
對以後工作或是研究的幫助都不可謂不大
只是…看來這次是押錯了
甚至有點後悔買下它
舒國治的作品之前接觸過的只有《窮中談吃》而已
那時候對於他描寫飲食文化的筆觸印象很深刻
很巧妙的揉合了對當下的感覺及人生的體驗
但是這本書卻有點過頭了
書的內容有點像是走馬看花的遊記
大多是隨手紀錄的所見所聞 所以情景的跳躍性很強
這其實不打緊 要命的是他的自我感覺太強烈
一個地方可能還未真正體會到箇中滋味
便已經藉由文人特有的「腦內補完」機制
將自己所接觸到的零碎片段 拼湊成一份看似完整卻偏頗的印象
這讓我還滿失望的
我住最久的高雄 並不像他講的那般老氣
我最喜歡的花蓮 也不像他說的那般無味
前半本看完的時候 發覺是1997年的稿子
想說十年前本來就相差甚多 我就繼續提起精神看較新的內容
結果當我看到他說台南很孤單時 我就放棄這本書了
本來還希望能藉由他的描寫 可以提煉出一些台灣的精華特色
畢竟台灣在觀光上始終缺少一份明確的形象
如果真的能將這份概念凝聚起來
對以後工作或是研究的幫助都不可謂不大
只是…看來這次是押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