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原鄉時尚

More about 原鄉時尚
之前在參加遊程競賽的時候
對於「台灣特色」這個主題一直有瓶頸
加上最近接觸到創意這塊領域的時候
發覺自己過去大量閱讀商管書籍 讓自己的腦袋有些過度量化了
因此在書局看到這本內容軟性 又企圖挖掘原鄉價值的書時
就把它買回來看了

書的內容主要是在談「文化創意產業」
作者是華陶窯的執行長 透過亞洲文化協會(ACC)的贊助
在2004年國外各地的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園區參觀
再透過對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經驗和國外參訪的見聞
試圖述說文化創意產業的真正內涵及發展時成長的養料

看到一半就開始在想 如果說每個國家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的發展
大多取決於過往文化的厚度 那台灣在「文化」這個名詞上
或許就是缺少一個一開始的定錨點
我們過去所熟悉的5000年文物歷史
以現在去中國化的角度來看 這些東西其實是根留於中國大陸的
它們是中國文化 而非台灣文化 但在本土化的口號過後
台灣卻沒有去仔細挖掘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因此許多人或許都還知道《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墨寶
或許都還知道萬里長城的興衰起落
但是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土地 以及先民到台灣以後在各地的故事
卻反常的陌生許多 因此台灣的特色始終停留在「多元」
卻無法再凝煉出一個更高層次的特質
(日本的「簡樸」及法國的「浪漫」皆是此類)
這種缺乏「文化之根」的情形
可能是政府多年來推動各項本土觀光計畫
卻始終成效不彰的主因之一

比較可惜的是這本書的敘述有點過於扁平
文筆著墨大多類似旅行文學的心有所感
無法真正產生太多知識上的理解
也沒有傳遞出每個獨特的文化現場它們之所以特別
或作為一個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行銷成功的道理
(也有可能是自己對文字的感受力不夠的關係所致)
不過總觀來說這本書還不錯 可以看看別的國家
怎樣從自己的原鄉風土中挖掘出時尚語言
並讓這些語言對世界的觀光客產生莫大的吸引力
尤其日後極有可能必須大量倚重觀光服務業的台灣來說
這樣的基底絕對不可或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