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物裡學


很小的一本書 可是卻很有味道
書中用一種溫合的筆調 述寫著身邊的瑣碎事物
這些東西大都在生活中被視為無關緊要
但作者卻以一種認真的眼光來看待並描述
雖然未必每件事物都有豐厚的背景或內蘊
有許多內容僅止於其個人的聯想
但透過如此正眼注視並去思考的溫潤情感
也不禁令人訝於如斯小物所衍伸的背後結構

裡面最令我共鳴的 應該是對「書本」的描寫
那是作者在面對一屋子因淹水遭到浸泡的書籍時所訴說的心情
「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沒有辦法不把書擬人化看待。而且他們的的確確像友人般存在。」
「我的心疼,與其說是不捨它們在表面、物質層次上的損壞,不如說是因為書本來到我身旁或住進這房裡後,我們已或深或淺地,在彼此的體內進行『再寫』的工程。」
「或許,遭水淹蝕的除了那三、四十本書,也包括我自身的記憶。」
對於喜歡看書的我來說 每一本書的的累積
代表的都是自己成長的足跡 雖然未必本本經典
但是它們始終像戰友般 不斷給予自己能力及刺激
因此如果我看到自己的書泡在水裡 應該也是會萬般不捨吧
就像看到自己的好朋友 被傾盆大雨淋得滿身濕一般
那種感覺不僅是失去一本書 而像是失去生命中的其中一塊拼圖

藉由作者對這些小物的書寫
其實可以讓人重新審思物與人之關係
包括從擁有以至使用 或收藏展示 甚至是丟棄等諸多與物有關之行為
以一種較具哲思的態度感受物其中的價值與意義
透過這種內省形式 多少能將生活從單調中解放出來
對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在它的內容 而是在於更背後的
那份注視事物時的細膩態度 它的存在就像一把鑰匙
能幫助人們在心內再開一扇窗 看見平時所隱晦的均衡美感與韻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