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每次看菜單的時候 心情最差的就是看到「盅」這東西
簡單來說 它是一個比普通的碗還大一點的湯
所以每個客人 都會有一碗

第一個麻煩在客人身上 由於人人有份
所以服務生必須視人數端十碗到十二碗出去
但是一個托盤並不大 最多只能放上四個
所以來來回回總共要跑上三趟

第二個麻煩是來自於容器 因為是陶瓷製作的
本身已經有一定的份量 再加上裡面裝湯
盅下面還要放一個小盤子 所以一次端四個出去
通常都是要兩隻手一起扶著托盤才拿的穩
而且一個托盤 並沒有辦法完全放下四個盤子的面積
所以每個盅大概都有四分之一的面積 是被擠出托盤外的
這讓出菜跟回收的時候都倍增凶險

第三個麻煩是托盤本身 由於我們將盅送到客人桌上時
一定是單手拿托盤 然後另一隻手放盅 反之收的時候亦然
每當一個盅被拿起來 整個托盤的重心就會改變
服務生的手掌必須隨時調整出力的位置
免得托盤一個不穩翻倒 所有的盅全部打翻在客人身上
那時候真的會讓人把全部的屎都挫出來

另外由於盅的數目眾多 也造成了備餐人員的負擔
塑膠籃子常常沒多久就滿到要送廚房 但空的盅碗還是源源不絕的回來
吧檯人員常常需要過去支援 弄得所有人兵荒馬亂
所以每次當我艱辛的在幫客人上菜時
都很想大聲跟他們說:

『不好意思,幫您送盅(終)!』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領薪水

從打工到現在 已經領過兩次薪水了
加一加 大概快兩千塊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領薪水 大一的時候在學校打工
大二的時候去貴族牛排端盤子 大四的時候去廣告公司
 其實我打過的工 還算滿豐富的

只是之前去應徵打工 總是抱著賺零用錢花的心態
而且裡面的環境 其實都沒有讓我很喜歡
所以常常都是抱著拿錢做事的心態 等下班或交差了事
領到的薪水也當成外快 買東西或吃飯什麼的 不知不覺就花掉了

這次比較不一樣的是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有點像是在學生會那樣 是因為重視而做
錢跟其他地方比起來多或少 倒沒有那麼重要了
拿到薪水袋以後 跟以往比起來 多了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錢也感覺比以往重 很自然的就想把它收好作規劃 不能亂花

這是我第一次 把薪水當成薪水在看待

我很高興在我還沒出社會以前 體認到錢真的難賺這件事情
以前一個晚上看電影或吃東西什麼的 錢都花得很順手
現在吃個飯如果超過五十塊 都會想要在附近找找有沒有更便宜的
上次去同學會 一份簡餐就吃掉我一個晚上的工
雖然看到很多同學很開心
但是打開錢包的時候 還是嚇了一跳:

『(驚)錢怎麼花那麼快!?』

好粗工

服務業這行 注重的就是顧客至上
所以在原則上 如果顧客有什麼要求
只要是做得到的 都必須盡全力去完成
但是說的 總是比做的容易…

當初排班表的時候 就有聽領班說 7/25是三十幾桌的晚宴
所以人數的登記就比平常少了大概十個人
畢竟二十幾個人要搞定三十幾桌 除了爽以外還是爽
但是當班的前一天 接到經理的電話 說要提早半小時
這時候心裡 就已經有了某種孰悉的不祥
三十幾桌而已 有需要提早嗎?

等我當天到達現場時 我才聽老鳥說 桌數突然變成五十桌!
但是因為排班人員沒辦法臨時找 所以全部人都要提早準備
聽到這個消息 我的心當場涼了一截
桌數突然增加了快一倍 所有人的工作量也都要暴增一倍
也就是說一個人本來只要看一到兩桌 突然要再多一桌
整個工作馬上從爽變成殺 可能連分菜都會來不及

等到進會場一看 我的心又再涼了一截
會場裡正在進行所謂的座談會 所以桌子是方型西餐桌
但是宴會的桌子大家都知道是圓的
所以等一下 勢必要做「換場」的動作
也就是把所有的方桌撤進倉庫 然後把又大又重的圓桌滾進來裝好
總共五十幾個 要在半小時內完成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是在最不恰當的時機落下
領班這時候拿了當天的排班人員名單 貼在廚房的白板上
不看還算好 一看之下 心終於涼到萬念俱灰
今天登記工作的男丁 加上我一共只有五個
五個要把整個會場的桌板拆掉 然後滾出所有的圓桌裝上
而且 一樣要在半小時裡完成 女生並沒有辦法幫你
她們也有擺桌一堆雜七雜八的事要幹 
而且圓桌對她們來說 其實也是搬不動的

五個男生面面相覷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全都笑不出來了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e網打盡

More about e網打盡

這本書其實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看上了
因為在商管書籍裡面 算是我找過與電子商務最直接相關的
這次把他買回來看 有一半因素是因為找完教授後
才發覺自己對電子商務領域的了解實在貧乏
所以這本書 也就立刻轉為書單上的首選

《從A到A+》中有提到 科技並不是使企業成功的啟動器
它只是一個企業在經營上的加速工具
這本書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點明 顧客是電子商務成功的關鍵
因此在設計架構及流程的時候 若不能以顧客的最終需求做依歸
那不僅是徒耗成本 更有可能增加顧客的不滿
書裡面提出了電子商務在經營上需要具備的五個法則
  1. 讓顧客更容易跟你往來
  2. 以最終顧客為焦點
  3. 由最終顧客的角度重新設計作業流程
  4. 建立整合周延的電子商務架構
  5. 建立顧客忠誠度-電子商務獲利關鍵
其中比較讓我注意的是第二點
所謂的最終顧客 並不一定是買你東西的人
許多企業都有設立採購方面的部門
但是決定購買的人其實是隱藏在其背後
具有真正的專業知識來判斷產品使否需要購買的人
像是醫院採購藥品時 根據的並非根據採買人員的判斷
而是院內醫師在醫療時的真正需求
所以在尋找顧客來源時 必須要能釐清真正的顧客是在何方
而在具備經營法則的概念後 作者提出了研究中的八大成功關鍵
  1. 鎖定正確的目標顧客群
  2. 讓顧客擁有愉快的消費經驗與感受
  3. 改善與顧客有關的作業流程
  4. 整體看待顧客與公司的關係
  5. 讓顧客自助
  6. 協助顧客完成他們的工作
  7. 提供個人化服務
  8. 建立社群
    其實仔細看過以後 會發覺每個關鍵其實都是以顧客為出發點
    在中心概念上 就是希望能讓顧客更容易與你做生意
    畢竟一個能讓顧客感到輕鬆與便利的消費過程
    對顧客是較具吸引力的
    另外作者在每個關鍵成功因素之下 都有列舉兩個成功的企業個案
    在理論與實務的兩相對照下 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一個成功的思維
    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我比較感興趣的 是在建立社群的部分
    它的原則是在一個電子商務的架構裡
    設立一個可供使用者互相交流討論的社群
    企業也可透過這樣的機制蒐集顧客的資訊以及產品的使用需求
    這樣的概念隨著科技的成長 現在已經衍生出Web 2.0的概念
    逐漸由使用者主導大部分資訊的流通 並要求企業接受並實踐
    這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眼下最當紅的趨勢
    也可能是本人以後的重點研究方向

    這本書並沒有太多艱澀的理論 而是著重在個案的探討剖析
    試圖去找出電子商務可行的營運模式
    因此如果想要知道電子商務的內涵 或是進一步了解它的實用層面
    這本書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打完收工

    平常在客人離席後 所有的工作人員
    就會進入會場開始做清理的動作
    前幾次的工作 是在隔天有場的情況下
    必須把要用的餐具就定位 以利隔天準備工作的進行
    但是假設隔天沒有場 那要做的
    就是所謂「撤場」的動作
    顧名思義 就是把整個廠子撤掉
    所以在這個工作結束時 場地必須是空蕩蕩的
    而裡面最粗重 也只有男生能做的 就是撤圓桌這回事

    吃過流水席的都知道 一張桌子常常是給十至十二人坐
    國賓在這方面並不例外 桌子的大小自然也不落人後 甚至有更大
    但其中最大差別在於 流水席的桌子是折疊式的
    所以吃完以後桌子一折 輕輕鬆鬆的就走人了
    而國賓的桌子分成兩個部分
    下面的是鐵腳架 而上方則是厚達五公分的大木板桌
    鐵腳價比較輕 通常是由女生收 而大木板就是男生的責任了

    大木板桌的麻煩在於它相當的寬且重 所以並不是你能輕易搬起來的
    所以一般用的方法 都是把大木板桌扶起來 直立在地上
    然後像是管輪胎一樣的把它滾進儲藏室裡
    但是在將它拖下腳架的時候 有許多人會高估腳架與木板的摩擦係數
    換來的就是木板向你直衝而下 然後狠狠的砸在你的腳背上
    今天拆了大概十桌 有四桌都這樣的在我自己身上上演
    等我回家脫下鞋子檢查時 才發覺腳背已經被瘀血黑了一大塊
    動腳趾的時候都快要沒感覺了

    不要認為 把桌子扶起來就代表歲歲平安了
    當要把桌子滾到儲藏室時 會發現其實桌緣和地板的摩擦係數也不高
    所以常常會滾到一半桌子就已經越滑越低也越外面
    這時候通常都要停下來做調整 不然下面往外滑會讓上面往下壓
    桌子的重量也不輕 很容易就會整片平摔在地板上
    要弄起來又是一番工夫 

    我看過最誇張的
    是一個小男生在滾的時候不小心滑倒
    結果整片桌子也就跟著他平躺 還剛剛好壓住他整個身體
    讓我在那一瞬間 除了笑出來以外
    還產生了一股想要撲上去玩疊羅漢的衝動

    等到桌子搬完以後 其實整個工作就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
    剩下一些像是搬椅子跟撤腳架之類比較輕鬆的工作
    相較之下已經讓人有種喘口氣的感覺
    而在每次撤場結束後 看著空蕩蕩的會場
    不僅讓我感到國賓的訓練有素
    也同時讓我意識到 後面幾天 大概又沒錢賺了吧~0rz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你不知道的龍蝦

    一般來說 高級的大飯店在宴客時
    龍鮑翅是不會缺席的
    魚翅通常是做成羹湯之類的料理
    而鮑魚則是冷盤或主菜的常客
    但是今天的主角 是蝦中之王的-龍蝦

    龍蝦上菜時 主要吃的就是身上那充滿嚼勁的肉
    為了讓賓客方便實用
    所以常常會把身上的硬殼連尾一起去掉
    而有些時候為了美觀 會把殼留著當裝飾
    但是龍蝦的頭 是一定會放在盤子上
    因為那是這道菜 豪華象徵的所在

    可在我開始打工後 令我意外的是
    擺盤用的龍蝦頭 其實是日復一日重複使用的
    你所看過的龍蝦頭 可能已經在之前不知道用過多久了
    一般基於衛生的考量 龍蝦頭是會清理乾淨並加以乾燥的
    但是由於龍蝦鬚粗又長 因此其實在折斷後 還是有些許的肉

    因此每次 當我看到節儉的客人把龍蝦頭拿起來
    硬是挑出鬚裡面的肉來吃時 想起牠所擺放的時間
    那個肉 說不定都已經乾到硬了 那些客人居然還能嚼得津津有味
    我的腦海中 都會響起神經斷線的聲音
    更別說當面看他們在吃 我都感覺肚子裡的火山
    要~爆~了~!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路考

    起了一個大早 打著哈欠的到了駕訓班
    教練像母雞帶小雞一樣 把大家領到一間車庫排排坐
    總共有三輛車用來考試 所以用同一輛車的人做同一排
    每次都會有三個人在車上 一個是監考官 一個是考生 
    最後一個是待考生 先坐在後座 方便適應整個過程

    坐在車庫等的時候 雖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
    但是看得出來 包括我在內的每個人 其實都是緊張的
    等到我已經輪到排內的第二順位時
    我終於忍不住的 呼喚了在我身旁的教練
    「教練~教練!」
    『嗯,幹嘛?』
    「那個…能不能給我一根菸?」
    『他媽的!你還會緊張啊!』
    『來啊~等下考過了再請你一根!搞不好你下車手還會抖!』
    其實抽菸除了消除緊張以外
    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太早起床了 必須要讓精神集中一點
    比較意外的是我一起身點菸 整個場子也先後站起來太概五六個人
    跟著我一起到角落去點起了火 一群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一會
    也似乎就忘了方才的緊繃的情緒

    等到我披掛上陣時 去掉了緊張的狀態
    整個過程就像是平常練習一樣
    除了監考官不時的叮嚀右轉多一點或左轉多一點之外
    因為精神集中 整場的過程比其實平常的練習時候還要順暢

    等到下車以後 監考官直接就告訴我
    禮拜五可以準備拿駕照了
    於是 跟監考官握過手以後
    我帶著真的在抖的雙手 跑去跟教練抽了一根約好的菸
    也再次的跟教練道了許多聲謝

    駕訓班的小型練習車
    跟平常在開的轎車或房車其實都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所以一般來說駕訓班出來後 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練習
    不過無論如何 等到禮拜五 我就可以開車上路哩~

    監理所筆試

    活到這把年紀 總算考到了汽車駕照
    汽車駕照的考取比我想像中還要麻煩許多
    像是交通法規或是號誌手勢的部分
    都比機車考照要來的複雜

    考照分為兩天 第一天試筆試的部分
    一如以往的考試 我只帶了一張必須的身分證就出門了
    到了考場 看到人手一本教科書忙著抱佛腳
    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神經又大條了一次
    而在等待入場的中間 有個跟我同梯的學員跑來跟我攀談
    『ㄟ,你會不會緊張啊?』
    「我…還滿緊張的…」
    『沒有念完嗎?』
    「唔…法規那邊一直沒背熟…」
    『哎呀!那個不會考啦!』
    聽他一副胸有成竹的語氣 讓我的緊張又沉了幾分
    等到進了考場以後 我的心情已經快要接近殺身成仁了

    靠著直覺與記憶寫完40題的考題 跑出了比我想像中高很多的95分
    知道自己過了第一關以後 心情頓時High了不少
    出了考場以後 我再度碰到了那位胸有成竹的老兄
    『你…有沒有考過啊?』
    「有啊,總算是有及格。」
    『……我不及格…』
    「你?哪裡出問題?」
    『我的交通法規沒背熟…』
    我想該是時候離開了……

    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吧檯人生

    這是第一次做吧檯 因為桌比較少
    所以副理就想說只派一個人去弄
    但是那麼多老手不挑 居然派我這個沒經驗的生手
    本來還以為是個爽差 結果一整場跑下來
    把我弄到完全的人仰馬翻 完全沒有吧檯該有的悠閒跟雅致

    吧檯的工作主要分兩大項 飲料跟餐具
    看似單純 其實還是有它的複雜度在
    一開始備餐的時候 要負責裝飲料
    一壺壺的飲料要裝到八分滿 由外場的服務生送出去
    這裡的準備工作還算簡單 沒什麼難度

    當宴會開始的時候 就是吧檯的第一項考驗
    不要看飲料壺好像份量十足 其實桌上每個人裝個一杯
    整壺就幾乎見底了 加上國賓規定少於三分之一就要替換
    所以其實飲料的替換率可以算是川流不息
    一個不留神就會發現 外面的飲料壺已經堆積如山
    如果再來個服務生睜著烏溜溜的大眼問你:『那個…飲料?』
    那一瞬間的愧疚感可以說是 成等比級數的上昇啊
    對不起 我是罪人 都是我不好

    假設只要專心裝飲料 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壞就壞在有許多餐具要洗 因為每個宴會廳的餐具數量是固定的
    而幾乎每道菜都要附上一些湯匙叉子筷子之類的
    一般來說 餐具的總量無法負擔整場需求
    所以當這些餐具隨剩菜收回來時 就會丟到吧檯的水槽
    而盡快洗好餐具並且放回集中的地方 讓其循環使用
    就是吧檯第二項主要工作

    雖然客人吃東西的速度快慢有別
    但是餐盤的回收還是有一定的週期存在 而且相當快
    所以這邊廂你發現餐具已經蜂擁而至 急急忙忙的清洗完畢時
    回頭又看見吧檯外的飲料壺 因為你的分心而滿坑滿谷
    整個宴會進行期間 吧檯人員就內內外外的不斷奔走
    其他像是客人要額外的冰塊桶 服務生要乾淨的拖盤
    外場要換乾淨的餐具 都會讓吧檯的人員更加疲於奔命

    等到散場的時候 是最後一個噩夢的開始
    所有的外場服務生 會開始把飲料壺回收到吧檯
    吧檯人員就要負責全部清洗乾淨並歸位
    由於開場的時候是你裝幾壺出去 服務生就拿幾壺走
    感覺不會那麼強烈 但是當散場時 所有的飲料壺會齊聚一堂
    看著眼前排滿五六十個飲料壺 等著我把它們洗完然後瀝乾
    我感覺到我的人生 已經開始崩潰了

    解決掉飲料壺以後 就要開始清洗吧檯內部
    還有一些擦桌子 拖地 收籃子的小工作
    雖然是許多雜碎的小工作 但是跟洗飲料壺比起來
    已經有種讓我回到人間的感覺了

    我比較擔心的是 今天他可以叫一個生手去獨自坐鎮吧檯
    下一次 不會就要我這個走路會外八的人 去走上菜秀了吧…0rz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衰神附身

    今天早上駕訓班 教練一如往常的
    叫我開著八號車去練習
    我慢慢的走到停車格 
    坐進車子 放手剎車 踩離合器 打一檔準備開出去

    結果我才剛把車頭移出去 就看到後視鏡有一台教練車
    用毫不猶豫的速度朝我直衝過來 那時候我已經來不及換檔後退
    他就硬生生的往我的車頭撞個稀巴爛

    第一次被車撞 整個人在車子裡歪七扭八
    下車檢查了一下 我的引擎蓋被撞凹了起來
    兩台車的車頭燈都破匴的滿嚴重的 保險桿也是亂七八糟
    看到車子慘成這樣 我卻沒事
    第一次體會到「鐵包人」跟「人包鐵」的差別

    後來才知道是那個天兵看到我要出來 本來想踩剎車
    結果踩成油門 然後看車子越開越快反而越緊張
    更加的把她以為是剎車的油門踩到底
    難怪讓我感覺到 她是毫不猶豫的衝過來
    不過她的教練是上哪去了 怎麼放了這麼個危險人物自己出來

    這幾天騎車上路已經夠衰了 現在連進了駕訓班都會出事
    到底是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感覺會活不過這個月
    不過是分個手 而且是我被分手 沒必要整我到這樣子吧!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打滑

    早下了一場大雨後 出了大太陽
    我帶著難得有比較好的心情 騎著我的機車準備和教授見面

    結果騎到七賢路口的時候 我明明很小心
    機車還是一個不自主的打滑了
    在滾出去的那瞬間 腹部狠狠的頂到後照鏡
    就像我的機車尻了我一拳一樣

    我又再度躺在地上 說不出話來

    等我努力爬起來 檢查身體和車子時
    才發覺原本沒受傷的右手背多了一塊擦傷
    長褲跟衣服滿身泥濘 一整個狼狽樣
    比較值得慶幸的 是剛修好的機車沒什麼事
    不然又要再修一次真的會讓我瘋掉

    現在我全身上下只剩下左腿沒受傷了
    不會是要我湊滿四個再送一個吧
    怎麼分手才過沒幾天而已 身上的傷就比過去一年還多

    這是我的墮落

    我的生活還是沒停下來 同樣每天在學開車
    明天要去找教授 上禮拜打了四天的工
    一切似乎都還在軌道上 我也努力讓它看起來正常

    只是在停下來時 心裡還是會浮出許許多多的故事
    為了紓發胸腔的悶塞 菸盒的菸就一根根無止境的消耗著
    這樣子每天都抽上十幾根的情況下
    其實不管在心理跟生理都不是太輕的負擔
    這幾天早上起來上廁所時 尿都是鵝黃色的(並沒有比較高級)
    走路或是跑步時 都會喘得比平常厲害

    如果所謂的「墮落」是指人的品格下降 趨於下流而不自振作
    那可能這樣子的自我消費 是讓自己稍微解放的方式吧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五星上菜

    算一算 我到國賓飯店去端盤子 也差不多有四次了
    跟以前在貴族世家 或是志學街的打工型態比起來
    進了國賓 除了端盤子手比較不會抖以外
    其他的一切都是要重頭學起的

    進去第一個要先學會的 就是要幫客人「分菜」
    畢竟還是個五星級的飯店 讓客人自己動手的事情是盡量不能發生的
    也因為是五星級的服務 事事都要講求效率跟品質
    因此分菜也有它的規則和訣竅 
    並不是拿湯匙每個人都挖一大碗就好的

    先用右手的中指跟小指墊著湯匙柄 接著無名指從上面壓住
    然後拇指跟食指捏住叉子的中央 讓叉子能平貼在湯匙的上方
    分菜的時候 這兩個餐具就像夾子一樣
    一夾一夾的把菜夾起來放進客人碗中
    而分的菜餚也有它的順序之分
    像是如果上了一盤裡面有青江菜跟鮑魚的菜
    因為鮑魚是主角 所以要先把青江菜放在碗底
    再把主角的鮑魚放在上面 來凸顯這道菜的重點
    如果菜有湯汁的話 就要舀一匙淋在上面 以此類推

    另外一項上菜工作就是幫魚「去骨」
    因為我自己是在東港長大的 所以這項工作其實沒有太大的困難
    主要就是找到魚骨在頭和尾上的連接點 用任何方法加以切斷
    然後順著魚骨將魚肉切開並撥向兩旁
    接著用叉子將魚骨挑出 送回廚房
    這裡專業的地方 是在於找魚骨和剝肉
    這兩件事情一旦沒做好 當你終於把魚骨挑出來以後
    可能那條魚也被你打成魚漿了

    另外在準備工作的部分 由於飯店宴會廳都免費提供紅酒
    所以一進會場就是要幫忙開酒 用的是很專業的兩段式軟木塞開瓶器
    然後幫每桌送果汁跟烏龍茶 如果看到果汁瓶少於三分之一就要換新
    客人一上你負責的座 就要幫他們倒第一杯飲料
    沒喝酒的人 要記得幫他們收酒杯

    其實上菜本身的工作並不會太難 麻煩的是客人所提出的各種要求
    有人要你幫它們調特製的辣椒醬油 有人酒沒喝完就想要第二瓶
    有人想要喝熱的烏龍茶 有人想要額外的糖果
    這些都會大大的拖慢上菜的速度 最可怕的是客人要你「包起來」
    尤其是碰上那種爺爺奶奶桌 每樣都吃不完 每樣都要包
    盤大菜多 五星級的服務還要端回工作區域幫客人打包
    塑膠袋包起來還要加個紙袋 打包完盤子要先送回廚房不然罰50元
    廚房出菜不會等你 客人吃不到菜也會催
    別人一道道的出 你出兩道包一道 當看到其他人都上完三道
    你第二道菜才剛出來時 那種無形的壓迫感會讓你更感急切

    不過其實國賓的打工經驗 是讓我感覺最好的
    當第一道菜出去以後 到最後一道菜結束之前
    幾乎都沒有機會停下來 會場總是顯得相當熱鬧
    所有的人也都是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整個工作場所的氣氛營造得相當忙碌且亢奮
    每次出完最後一道甜點 發覺自己又跑完一次菜單
    看著客人滿意的離開 其實心裡總是有著滿滿的成就感

    另外在同事的部分 我到那邊才發覺 其實我是最老的~0rz
    有許多工讀生都是七十五到八十年次的
    要找到比我老的目前還真的沒有 由於工作的中間很難有機會交談
    所以能熟悉的機會就只有在等待點名的時候
    不知是幸或不幸 由於許多男同事都有抽菸的習慣
    因分手而解嚴的我 就可以很自然的來上一根
    香菸這種東西很奇妙 當會抽的兩個人開始一起抽菸的時候
    生疏的距離就在無形之中消弭了許多 許多話題也就慢慢的打開

    至於在女同事的部分 就著實讓我十分開心了
    前面幾次都在處理感情的問題 沒心情去搭理其他人事物
    加上工作又忙 也沒有什麼機會
    等到分手過了幾天 心情比較平靜的時候
    我才真正有機會好好看清楚一起工作的女同事們
    說實在話 除了幾個胖子 還真的找不到不順眼的
    其中還有幾個 已經是接近大正妹的級數了
    加上由於制服需要的關係 每個人都穿著一貫的窄裙跟黑襪
    這種搭配 對我來說只要來一兩個就已經夠讓我樂了
    現在忽然眼前一整排的出現 雖然讓我工作時得以保持愉悅
    但是我實在是很怕我會看到麻木啊~(翻)

    這份工作雖然才做不久 但是個中滋味已經讓我深深覺得
    做餐旅這條路對我來說應該是適合的 不管是在同事的相處模式
    工作的內容還有氣氛上 都讓我這個人來瘋感到相當的舒服
    所以雖然每次打工完都是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
    但是心情 卻始終都是快樂的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地獄來的顧客

    More about 地獄來的顧客 : 搞定難纏顧客的生存指南
    這本書主要就是在告訴你 要如何處理那些讓你頭痛的顧客
    不管是在任何行業 總是會有機會
    碰上蠻不講理或無法溝通的顧客
    但是在這些大聲叫囂的憤怒情緒背後
    或許都隱藏著它們真正渴望的需求
    如果有辦法透過正確的溝通方式針對問題解決
    那這些地獄來的顧客將有很大的機會變成忠誠顧客

    在書裡面 作者提供了下面六個步驟 簡稱「LESTER」法:
    1. Listen to your customers
      傾聽你的顧客
    2. Echo the issue
      重述重點
    3. Sympathize with the customer's emotional state
      對顧客的情緒有同理心
    4. Thank the customer
      向顧客致謝
    5. Evaluate your options
      評估你擁有的選擇
    6. Respond with a win-win solution
      以雙贏的解決方案應對
    這六個步驟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其實有一定的難度在
    畢竟一般人遇到衝突時的反射動作 不是反擊就是防衛
    而這樣子的行為往往在一開始就讓溝通無法順利進行
    也摧毀了正確的解決途徑
    所以要實踐這個方法 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

    而在六個步驟裡面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第三項同理心的部分
    畢竟我們常常會將自己的價值觀主動套落到別人身上
    也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而責備他人的不明事理
    但是顧客有時候 可能不只是要你幫他解決問題
    而是要感覺到你是和他站在同一邊 才有辦法信任你
    也才能告訴你心裡真正的想法
    所以當處理任何顧客問題時 請務必要打破自己內心的思考框架
    才能夠認真的聆聽到顧客內心的聲音

    如果早點看到這本書 我想或許對之前的情況
    多少會有點幫助吧…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擦撞

    混沌了一整天 也讓自己在中午大哭了一場
    我還是決定下午出去 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騎上車以後 毫無規畫的每間書店走走看看
    希望能找到教授指定的《多變量分析》

    沿著博愛路騎上橋 心裡其實想著的都是「如果…如果?」
    帶著充塞在胸口的悶氣 一路上腦袋不停的轉
    下坡的時候 突然逆向衝上來一輛黑色機車
    等我回到現實 我的車頭已經跟他撞上 飛一般的滾出去了

    我躺在地上 重新溫習之前被撞飛後無法動彈也說不出話的感覺
    那個人居然用迅速矯健的身手 爬起來跨上機車
    頭也不回的飛奔而去 留給我的只有他一根斷掉的後視鏡
    不是這樣強的吧?

    爬起來檢視一回 在沒有撞到頭的前提下
    只有手肘跟腳裸破皮 腰際紅腫 有些刺痛跟痠痛
    但是去醫院後醫生反駁了我的前提 我只好帶著我的腦震盪
    被迫取消這趟機車漫遊 躺在醫院裡繼續胡思亂想

    晚上出了醫院後 身上的傷仍然隱隱作痛
    帶著身上的痛與心中的痛 和沒找到書的失敗計畫回到家中
    繼續希望自己 能不要那麼的痛

    刻骨銘心的愛 反過來就是椎心刺骨的痛
    像刺青一樣 怎樣都忽視不掉

    來一根

    其實抽菸不見得是讓菸發揮他的效力
    只是在我寂寞的時候
    我還有菸陪著我

    已經忘記有多少次抽菸抽到哭
    雖然這樣說好像蠻孬的
    但是看著菸飄來散去
    往事就會一段一段被拉出來
    然後 眼淚就不斷的掉下來

    菸他看著我哭
    看著我笑
    陪著我不說話

    別跟我說抽菸好不好
    起碼 在我寂寞的時候
    看的到他
    聞的到他
    你看 他現在還跳舞給我看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變形金剛



    小時候看這種機器人卡通 都會覺得他們的變身超帥
    每次生日 小孩子都會互相送對方當紅的機器人組合玩具
    但是每次要玩變身的時候都要拆拆裝裝 始終少了一股爽感

    這部電影用特效把機器人變身的味道詮釋的淋漓盡致
    車子開到一半就突然變成大大隻的機器人
    然後打完以後又馬上縮成小小的車
    其中最讓我懷念的就是「鐵牛」
    從卡車變身成超級帥的首領級機器人
    實在是讓我看得超級感動

    小時候有迷機器人卡通的 一定要去看啊!
    它可以完全滿足你對機器人的憧憬
    沒有概念的人也可以試著去看
    你會開始了解機器人的魅力到底在哪裡~